7月18日-22日,海洋学院2014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本科生共31人,先后在上海、杭州、海宁、舟山等地开展专业认识实习。实习旨在通过现场参观和专家报告,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使同学们对专业所涉及的工程项目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感受,以直观的感性认识,对未来自身就业、专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形成深层次的理解。

18日上午,师生一行抵达上海市金山区,参观平申线航道(上海段)整治工程(一期)2标。在工程项目部,同学们听取了技术部经理关于整治工程施工情况的最新进展报告,对整治工程产生了初步的认识。随后,章林涛师兄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施工现场,同学们对平申线航道整治工程的整体情况和具体工艺有了更全面准确的了解,同时对于施工单位未来就业情况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下午,师生一行访问了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浙大06届校友张晔、07届校友闻利强热情地接待了实习团队。张晔师兄围绕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院的业务分布、专业领域以及具体项目案例等方面进行了报告,同学们为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南海填土工程所取得成就感到自豪与骄傲。闻利强校友则通过视频动画向同学们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诸如沉箱出运、垫层石抛理、铺沙被等施工工艺。在随后进行的校友座谈上,又向同学们细致地介绍了研究院的工作环境以及他们当年的就业经验。

19日,实习团队跨过东海大桥,赴洋山深水港参观学习。浙大85届校友高煜铭处长热情地接待了同学们,带领大家领略了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洋山港的风采。在洋山深水港展示中心,同学们参观了洋山深水港的沙盘模型并听取工作人员关于港口工程及规模概况的介绍。随后,同学们前往观景平台俯瞰洋山深水港的宏伟全貌,观察港区码头基本构造与设备,对港口基本运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洋山深水港向海洋学子们展现了一个大型机械化、现代化码头的崭新面貌,其大气磅礴秩序井然的姿态令人折服。下午,师生们马不停蹄地赶赴上海河口海岸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了研究中心的情况,并带领大家参观了长江口整体物理模型大厅和多功能模型厅,同学们还观看了长江深水口航道的纪录片,见证了这一世纪宏伟工程的不平凡之处。通过对研究中心的参观学习,同学们感受到了科研中心的严谨的学术氛围,以及科研人员如何真正将所学所思运用在实际的工程中,让同学们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0日上午,师生一行抵达三甲港港区参观了三甲港水闸工作桥,加强了对生态护岸的了解。下午,同学们来到内河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深入具体工程,印证专业课所学的理论。
21日上午,师生一行赴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参观了浙江省内主要水利和港口工程模型,了解了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和进展,并在会议室观看了农历八月十八省内各个观潮点所记录的钱塘江大潮,目睹了钱塘江大潮的盛况。下午,大家来到钱塘江涌潮研究中心观潮,全程观看了潮水传播、破碎以及形成回头潮的过程,通过VCR了解了钱塘江大潮形成原因,并通过观潮监控从最佳角度更直观地认识了闻名中外的钱塘江大潮。

22日上午,师生一行来到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听取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工程建设情况、未来规划及各类施工操作流程并前往码头现场近距离参观了码头装卸机械。随后,同学们前往散货码头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了散货码头与集装箱码头运输的区别,对两类码头的建设和操作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下午同学们来到浙江大学舟山校区近海馆,参观了馆内的若干大型实验水槽设备,对波浪和泥沙运动的实验模拟有了新的认识,而认识实习也在浙江大学这座全新的校区内落下了帷幕。

短短数日的实习,同学们拓宽了眼界,对未来的大学生涯充满了信心,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宽厚、跨越,求是、创新,愿港航学子在人生之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书写美好的未来。
供稿:港航所
图:徐思恒,文: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