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8月16日,我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陈茁、陈思思、王紫荆三名学生入选海洋学院本科生暑期出国交流项目,赴美国爱荷华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交流。他们在爱荷华大学水力学研究所(Iowa Institute of Hydraulic Research, IIHR)参与Marian Muste教授的研究工作。
在Muste的指导下,三位同学主要在比降面积法(slope-areamethod)、植被监测(vegetationmonitoring)与USGS水位流量(USGS stagedischarge)三个方面开展了相关室内工作与野外研究工作。Muste教授为三名学生准备了合适的工作内容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每天同他们交流讨论1—3小时,指出他们先前工作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Muste和他的中国博士生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了同学们贴心周到的帮助。

除在研究所的工作外,Muste还安排同学们每周三早晨旁听IIHR洪水研究中心的组会,并在7月26-28日到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参加了2017年IMLCZO(Intensively Managed Landscapes Critical Zone Observatory)年度会议;8月10-11日,我院的三位同学还同爱荷华大学水力学研究所的学生一起去明尼苏达大学交流,参观了他们的St. Anthony Falls Laboratory实验室。

陈茁同学与当地研究生进行野外工作
据悉,目前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与爱荷华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在学生培养、科研合作交流等方面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引进国际优秀的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过去几年,爱荷华大学的Marian Muste教授及Jacob Odgaard教授等均来海洋学院开设过《River Dynamics》、《Experimental Method in Fluid Mechanics》等研究生及本科生原味课程。此次派遣本科生去爱荷华大学进行暑期交流,也进一步深化了双方的合作和交流。
附:爱荷华大学水力学研究所介绍
爱荷华大学水力学研究所(IIHR – Hydroscience& Engineering)创立于1920年,是世界一流的水利工程和流体力学教育、研究和公共服务中心。该研究所是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ASCE)公认最古老的、全美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水利科研机构,以水动力学、泥沙运动力学、流体力学等专业与科研成果享誉世界,美国第一本流体力学的教科书便是出自该所。该中心的校友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世界上水科学相关的影响力显著,每年在行业协会、政府和其他组织的资助下,将水利工程、流体力学与水力学理论等广泛应用于全球许多工程的实践当中。目前该中心约有57位研究员、200多位研究生,7个大型的实验基地,实验基地拥有全美最大的水沙循环水槽、美国海军的船舶与造浪水池等研究用的水槽设备。
Marian Muste教授是国际知名的水利专家、国际水环境与工程协会(IAHR)副主席,其个人专长为河流泥沙动力学、基于声学及影像法的野外水力学观测及洪灾不确定性分析等,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超过一百篇,他引次数超过两千次。
供稿:港航所 文/图:王紫荆 林颖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