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15日,以“从大陆边缘到洋中脊:构造、环境与资源”为主题的首届江浙青年地球科学论坛在舟山校区召开。论坛旨在通过探讨地球科学研究前沿课题,增进地球科学领域青年科学家之间的了解与沟通,促进相关科研院所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地球科学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以及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地球科学领域的多家科研院所高校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共80余人前来参加。

首届青年地球科学论坛合影留念
江苏省地质协会理事长陶陪荣与浙江省地质协会副秘书长严生贤代表主办方致辞,对此次论坛的召开以及青年学者的积极参与表示祝贺和欢迎,并介绍了该论坛的发起缘由与发展设想,结合当前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江浙两省在海洋发展建设、地质科研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呼吁青年学者抓住发展时机,以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视野认识地球,共同推动地球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江苏省地质学会理事长陶培荣(左)、浙江省地质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严生贤(右)代表主办方致辞
论坛特别邀请哈佛大学(美国)Charles H. Langmuir教授、维诺格拉多夫地球化学研究所(俄罗斯)Vladislav Shatsky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卫东研究员及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李春峰教授作特邀报告。

与会专家就“大陆边缘的构造、沉积与资源”和“洋中脊的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两大专题进行了研讨,分享经验与成果,共24个口头报告。论坛以报告为辅、交流为主,讨论和交流目前地质与海洋领域一些重点和热点问题,青年科技工作者踊跃发言,围绕重点和热点科学问题,发挥青年人的闯劲和韧劲,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乘坐浙江大学“紫金港”号教学实习船赴摘箬山海洋科技示范岛开展地质剖面考察,对摘箬山岛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火山岩相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并参观了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在摘箬山岛上的研究基地和海上平台设备等。

摘箬山岛野外地质考察-地质剖面考察、火山岩相考察、发现岩脉
文/图:仝波易柯含何明郡供稿:海洋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