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强市之本、创新之源、发展之基。
从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到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再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片区,舟山将“战略叠加、海洋特色”优势转化为“实干争先、赶超发展”的态势和胜势,激活人才引擎。
围绕海洋、自贸特色,舟山丰富人才谱系、提升人才效能、做强人才平台、迭代人才生态,打造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2022年,舟山跻身中国人才引力指数榜25强、中国城市引力榜50强。
乘海洋之势,聚英才之智。舟山正在打好人才发展“组合拳”,加快建设新时代海洋特色人才港。
“链条式”招引 打造人才汇聚“强磁场”
作为系列国家战略叠加地,舟山一直求贤若渴。
2022年初,舟山市出台《关于加快打造新时代海洋特色人才港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吹响了“加快打造新时代海洋特色人才港”的号角。
聚焦海洋人才方阵、海洋高能平台、人才管理改革、人才最优生态、人才工作格局等方面的《实施意见》和10余项配套细则一出台,便“吸睛”无数。
立足特色产业,舟山正在打造“链条式”招引体系,海洋特色人才港建设纵深推进。
聚焦国家战略、海洋特色、自贸经济,舟山坚持产业聚才,精准招引海洋领域“高精尖”人才。“在人才政策的推动下,我们专门从上海期货交易所等知名机构引进10余名金融专家。”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2名专业人才担任浙油中心高管,由8人组建的专业团队支持浙油中心专业能力建设,推出中国舟山低硫燃料油保税船供“买方报价”“卖方报价”“仓储综合价格”和“可用商业库容”等,构成中国舟山保税燃料油指数体系,使“舟山价格”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助力舟山跃升全球第五大加油港。
聚焦油气全产业链这一自贸领域发展主线,舟山加快构建自贸人才评价新体系,首创自贸人才举荐制,组建自贸人才举荐小组自主评价人才类别,完成了首批13名举荐人选。同时,首创自贸企业认定制,按综合贡献度评选前20强自贸企业,对企业引进人才在购房补贴、税收奖补上给予政策加码。自贸人才创新积极性被充分调动,2022年自贸区舟山片区取得10项“全国之最”重大改革成果。
高规格举办学术交流会,招引高端人才。聚焦海洋5G通信、氢能开发储运、海洋工程装备等先进领域,舟山锚定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等专家组织,举办第三届IEEE地质/测绘与遥感国际学术会议等海洋小众专业领域学术技术交流活动20余场,引进国家级人才16人。
制定专项政策,构筑青年人才集聚“强磁场”。 舟山单列“舟创未来”海纳计划青年英才专项,将青年人才入选比例提高到50%,同时,将市科技项目青年负责人比例提高到30%,大力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舟山通过与海洋十校合作、引才关口前移、实习实践预热,推动博士后工作站建设、青年人才预储模式接续发力。2022年,新引进青年博士人数同比翻番。
一条条的“太阳线”,昂扬向上:2022年,全市引育“高精尖”人才同比增长30%,新聘海洋特色产业工程师同比增长25%,新引培高技能人才同比增长16%。
聚焦海洋特色 筑好产才融合“凤凰巢”
作为“千岛之城”,毫无疑问,海洋是舟山最具特色的发展基因之一。
结合海岛地区实际,立足产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吸纳能力,舟山有效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人才发展平台。
2022年5月17日,备受瞩目的东海实验室揭牌成立。当天,舟山市与浙江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共建东海实验室框架协议》,标志市校所三方进入更全面、更深入的合作阶段。
东海实验室的成立,不仅使得舟山成为全省第一个拥有“海洋科技”领域省实验室的设区市,而且拥有了一把能一步步为舟山打开“海洋发展之锁”的“金钥匙”。
“目前,我们正在集中攻坚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团队组建等工作。”东海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有序实施三大领域路线图规划项目和13项预研项目;编制紧缺人才招引目录,发布50个海洋领域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需求。”预计到2026年,实验室将汇聚1000人左右的海洋高层次人才队伍,形成若干重大原创性成果。
“成链成系”的海洋特色人才平台积蓄着澎湃的创新动能,为舟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提取纯化车间、酶解发酵车间、软胶囊生产车间……走进舟山人才创业园内的海洋生物产业中试研发基地,宛如来到一个科技感十足的新世界。2021年底启用的这个聚焦海洋生物产业的中试研发基地,为初创企业从研发到投产打造了一个“中间站”。目前,该基地已引进上海理工生命源团队等人才科技企业入驻。
秉持“谁使用谁最有发言权”的原则,2022年,舟山在全省试点的14个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中首创职称自主评审机制,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围绕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将初级、中级职称评审权向舟山智慧海洋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下放,已评出首批30余名初级、中级工程师。同时,积极打通智慧海洋领域创新链到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已累计聘任产业工程师115人,参与“揭榜挂帅”项目81项。
2022年,舟山与浙江海洋大学、浙大海洋学院签订了新一轮市校合作备忘录,最大限度地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聚焦海洋渔业、海洋电子信息等区域主导优势产业,尤其在舟山“一条鱼”产业创新技术攻关上,浙大海洋学院成功实现在智能养殖、冷链保鲜、精深加工及物流溯源等全产业链环节内6项自主研发成果的转化应用。开展各类技术服务300余家次,解决技术难题50余项,为企业增收效益数千万元。
做细暖心服务 融通人才服务“全链条”
人才发展环境是影响人才竞争的关键因素。舟山打通人才服务链条,推动人才服务宗旨从“引聚人才”向“成就人才”延伸。
聚焦为各类人才解决好“关键小事”,舟山当好人才“娘家人”。在人才公寓楼下,有一家人才外文书店,上下两层,书架上罗列着古今外文作品和儿童外文绘本。这里,会不定期举行由翻译者协会发起的英文书籍分享活动,吸引各类人才纷纷前来打卡。
以海为媒,以礼敬才。去年6月,首届“舟创未来”人才专享周启动。通过市、县(区)联动,在为期一周的人才专属专享活动中,共举行各类人才活动70余场,惠及各类人才5万余人。“我们以城市的最高礼遇传递舟山爱才、重才、敬才的诚意和热情,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浓厚氛围。”舟山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
城市引聚了人才,也成就了人才。
在海平面下1000米,一款可完成停机坪“起飞”、“空中”悬停、原地360度旋转等技术动作的“水下直升机”从海底基站起飞,进行海底观测任务。这是浙江大学海洋学院陈鹰教授团队为突破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而研发的重点科研设备。
重点项目在哪里,人才服务保障到哪里。面向企业,舟山创设人才政策进企业、专家智库进企业、创新成果进企业、服务专员进企业“四进”人才保障工作法。人才服务保障到位,企业创新动作不断:2022年2月,人才企业领衔人林东团队研发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LHD1.6兆瓦潮流能发电机组正式并入国家电网,并与国家太空实验室同框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李宁博士带领团队研发了国内首台量产型纳米级压印设备,并成功实现在光电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舟山还深化开展人才企业进阶培育工程。2022年全市共举办企业提能、创业记账、银企对接等10余场专题活动,对接人社部邀请20余名国家级创业导师开展创业导师帮扶活动。在人才企业中新培育国家高新企业4家、国家科小企业20家、年产值上亿元的人才企业2家。
(郑元丹 姜沛孜)
《浙江日报》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