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自然资源报] 冯雪皓:锚定新质生产力 培养高端海洋人才

发布时间:2024-04-30作者:冯雪皓

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及其相适应的经济产业组织模式,已经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海洋大国,既有丰富多元的海洋资源,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瓶颈。因此,海洋应当成为加快推动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成为积极探索产业升级的“主舞台”,成为持续输出高素质人才的“主动脉”。

进一步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海洋领域面临着许多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科技难题,“创新”应当在海洋新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

加强交叉汇聚研究,打造海洋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海洋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普遍具有极强的交叉属性,离不开海洋科学、海洋工程技术和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汇聚。通过与量子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融合,打造以自然科学研究为引领、工程技术研究为核心、管理政策研究为支撑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推动各领域、各方向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团队攻关,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出“颠覆性技术”。海洋领域中的海洋感知、海洋资源等领域面临许多“卡脖子技术”挑战,港航物流、海洋生态等领域也亟待推出新理论、新技术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国际环境。应当面向重点领域组织大团队,针对海洋新质生产力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并面向全球推出有引领力和示范力的“颠覆性技术”,在更长周期、更大范围内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

推动协同共享,打造高能级海洋科创平台集群。海洋科技创新离不开高能级平台支撑。通过推动我省涉海高校、科研机构(省实验室)、企业科研部门间的协同共享,并联动全国范围内的高水平海洋科教机构、省实验室等单位,能够打造高能级的海洋科创平台集群,为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重要的平台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科创力量。

进一步推动涉海产业组织模式优化

产业组织模式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必须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并能够高效率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这离不开通过产业组织模式优化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进而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坚持陆海统筹和区域一体化理念,做好海洋产业与陆上产业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海洋经济中的远洋渔业、能源开发、装备制造、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都离不开陆上产业支撑。通过在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大湾区范围内科学规划陆海产业链供应链结构,统筹协调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地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制定产业政策,不仅能够大幅延伸海洋产业链并拓展附加值空间,也能够推动海洋产业成为陆上产业的新增长动力。

发挥浙江省数字经济优势,打造海洋产业全要素资源共享平台和配置模式。新质生产力要求产业资源高效流动与科学配置。通过发挥浙江省数字经济优势,结合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打造出涵盖海洋产业各类要素资源的“信息-交易”多功能一体化平台,促进不同产业主体和创新主体在更大范围内共享生产资料和知识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实际效能,并催生出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模式,为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提高海洋领域研究生培养能级

人才是生产力要素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要求高校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相关学科设置和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海洋领域急需人才。

加快国际一流海洋交叉学科建设。根据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精心设计课程、教材体系,奠定海洋领域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的基础。还应当积极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鼓励海洋领域研究生针对制约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交叉研究。

加强海洋领域研究生高质量国际联合培养。高质量国际化深度联合培养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海洋领域中的许多问题都离不开国际合作,通过国际联合培养和浸润式学习,不仅能显著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还能够拓宽研究生的国际科研视野,培育研究生的国际科研竞争力。

加大海洋思政育人工作力度。海洋领域科研创新工作周期长、投入高,出海试验、科考过程条件艰苦。应当综合运用学科思政、课程思政、课题思政等手段形成全链条耦合式学科育人工作模式,着力引导研究生涵养海洋科学家精神,为海洋新质生产力建设培养一批批理想信念坚定的高素质海洋人才队伍。

作为高等教育的“国家队”,浙江大学长期以来主动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在舟山建设高水平的海洋学院。海洋学院建院十五年来,探索形成了以交叉学科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能的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下一步,海洋学院将进一步紧扣国家战略,融合特色资源,主动探索全链条耦合式海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能够引领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领军人才,在培育和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中“走在前列”,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贡献更磅礴的新力量。

(作者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