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学院动态

海洋二所陶春辉研究员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

作者: 发布日期:2011-05-04 访问次数:1858

5月3日晚上,我校校友、现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陶春辉博士在紫金港校区国际会议中心(蒙民伟楼)138室为海洋系、地科系以及丹青、蓝田学园的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探索发现,走近海底热液》的学术报告,海洋系副主任孙志林教授列席参加,地科系陈汉林老师主持了报告。据悉,我国第一个海底黑烟囱的发现者,我国在世界三大洋海底热液活动的发现者,人称“陶

烟囱”。研究员,中央统战部信息联络员,中国大洋协会硫化物责任专家,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0项,发表专著1部、论文与会议摘要五十篇,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9次。

在担任21航次首席科学家期间,我国首次在大西洋中脊最南端发现两处热液区,在加拉帕戈斯洋中脊找到热液区,并使我国成为少数能使用机器人开展中脊热液调查研究的国家;在22航次第二航段,又为我国在南大西洋发现了三处海底热液区。这些突破性成果为我国和平开发利用国际海底硫化物极为关键。因此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第一届曾呈奎海洋青年科技奖并荣立国家海洋局个人二、三等功。

作为中国大洋19、20、21和22航次总首席科学家,他与队友们为我国在三大洋发现了十多处洋中脊热液区,在国际海底找到两个极具前景的调查靶区,实现了快速、中速、慢速、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热液区的发现,使我国成为能独立发现三大洋热液区的国家,且几年的发现几占全世界30年发现的十分之一,为我国的国际海底资源调查研究做出了贡献。他还推广科普引导青少年热爱海洋科学、勇于奉献风尚;人民网访谈《陶春辉…倾情讲述“大洋一号”的寻梦之旅》、科技人生《海底黑烟囱发现者—陶春辉》、华人世界及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进行了报道。

报告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海洋就在你身边”中,陶春辉研究员首先以近来发生的日本地震海啸为例向师生们讲述了海洋与人类的紧密关系,接着用详实的数据以及生动的图片讲述了我国的海洋现状以及海洋经济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在第二部分”发现三大洋”中,陶春辉研究员用丰富的视频资料与师生们分享了他在第19次、第20次大洋科考中的种种经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师生们讲述了海底热液的生成机理、构造以及寻找及勘测方法等。在最后一部分“高科技+科学梦”中,陶春辉研究员向师生们展示了在寻找海底热液区中所用到的高科技装备,譬如ABE、电视抓斗以及探测系统等,并展望了在高科技手段支撑下的未来的大洋科考的一些计划及蓝图。精彩的报告激起了师生们的极大兴趣,报告结束后,师生们踊跃提问,陶研究员一一为之解答。

最后,陶春辉研究员以“高尚的目标,激情的人生,全球的眼光,大海的胸怀,顽强的拼搏”勉励浙大学子,希望他们能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多做事,做大事。

编者注:海洋科普名词—海底热液

海底热液活动普遍发生在大洋中活动板块边界以及板内火山活动中心,被称为人类认识地球深处活动的窗口,而海底热液活动区中类似“烟囱”的热液硫化物(一种矿藏)就格外引人关注了。它的成因是这样的:海水从地壳裂隙渗入地下遭遇炽热的熔岩成为热液,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铜、锌、铅等金属溶入其中后从地下喷出,被携带出来的金属经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这时再遇冰冷海水凝固沉积到附近的海底,最后不断堆积成“烟囱”。在“烟囱”的周围,生活着许多耐高温、耐高压、不怕剧毒、无需氧气的生物群落,这些生物群落有助于科研人员研究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存进化方式以及生命起源问题全球分布情况。

目前已探知的海底热液地区有:Mohna海岭、南大西洋海岭、卡尔斯伯格海岭、巴布亚新几内亚的Ambitle岛以及加拉帕戈斯群岛。管状蠕虫是深海海底热液区的代表性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