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将整体入驻崭新落成的浙江大学舟山校区,9月,海院将在舟山迎来新一届的海洋学子。截至目前,舟山校区建设已进入收官阶段,各项搬迁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海洋学院的搬迁工作得到了全校上下的关注与支持,学校和学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协调搬迁工作。
1月30日,在邹晓东常务副书记召集举行的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搬迁工作会议上,海洋学院提出的《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搬迁工作总体实施方案(讨论稿)》得到了学校的肯定,与会各单位对搬迁工作机制、分工安排等内容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邹晓东强调,海洋学院搬迁工作是2015年浙江大学的重点工作之一,学校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海洋学院搬迁工作,认识到位、周密计划、认真实施,力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确保舟山校区有良好的办学环境、高效的运作体系和优良的服务品质,让师生能够满意地学习生活,让社会各界感受到浙大舟山校区是浙江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要求学院及学校各部门(单位)明确搬迁任务,制定详细计划,确保搬迁工作分工落实到位;要进一步探索、设计舟山校区运行管理机制,深入研究在学校总体管理框架之内,实现舟山校区相对独立运行的体制机制;要做好搬迁过程的思想政治和宣传动员工作,力争创造一个全校上下共同支持、共同参与海洋学院搬迁和舟山校区投入运行工作的良好氛围。
3月13日上午,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海洋学院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子辰召集海洋学院负责搬迁工作的主要院领导班子举行会议。在听取了各专门工作组的汇报后,与会人员经过深入讨论,在综合协调、财务管理方案、后勤建设及教学及学生工作等方面形成了工作意见。陈子辰指出,学院层面要进一步深入细化完善具体方案,制订学院内部的具体搬迁工作进度表,明确重大时间节点,并针对工作难点开展专门的协调。不仅要在院内要形成充分沟通、定期开会的工作机制,而且要就学校专题会议纪要的内容与学校各部门充分沟通,明确各相关部门参与搬迁工作的负责人及具体工作人员,形成全校合力的工作机制。同时,在高效、高质量地推进搬迁准备工作的同时,完成校区管理模式的构建。
3月18日上午,结合前两次会议精神和搬迁工作进展情况,校长助理、海洋学院院长陈鹰召开了海洋学院内部搬迁工作专题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强调各项工作要紧密围绕确保2015年9月正式在舟山校区办学的目标。会上再次细化了搬迁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内设机构之间要相互补位,积极开展学院教职工的动员工作和舆论宣传工作。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的搬迁准备工作早在2014年10月份就已经启动,学院在开展舟山校区基础建设、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保证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的同时,通过反复调研和深入讨论,全方位开展校区搬迁的前期工作。2014年11月10日,海洋学院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初步拟定了《海洋学院搬迁工作总体方案(初稿)》,在学院内部设立了8个工作小组,并明确了各个工作组的职责任务。各工作小组及学院各内设机构分工负责、协同合作,不断地深化细化搬迁准备工作。为保证2015年9月份能够顺利入驻舟山校区,海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各条工作战线上的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教师们经常往返杭舟两地办公,为舟山校区的实验室、教学科研条件、后勤支撑系统、教师公寓,以及摘箬山岛等各方面的建设努力打拼,奋斗在校区建设的第一线。随着搬迁工作的日益推进,海洋学院教职工“两地工作”的模式已经成为常态。
风雨送春归,红紫斗芳菲。在这个万物复苏、充满勃勃生机的季节里,海洋学院的校区搬迁工作业已步入关键时期,全体海院人期待在学校和全校各部门、各单位的关心支持与参与下,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完成校区的顺利搬迁。
供稿:海洋学院党政办 乐夏瑕 梁立

舟山校区鸟瞰(效果图)

阳光沐浴下的舟山校区体育馆(实景图)

舟山校区体育场(实景图)

舟山校区一角(实景图)

浙江大学首艘船舶——“紫金港”号教学实习船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