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9日上午8时,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启用仪式在南门求是坊前举行。舟山市副市长徐燕峰,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陈子辰,浙江大学校长助理、海洋学院院长陈鹰,浙江大学校长助理、海洋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朱世强等学院领导和已搬迁到舟山校区的教师和学生参加启用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富有意义的历史时刻。启用仪式由朱世强主持。

在海洋学院国旗队的护卫下,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在舟山校区冉冉升起,校区启用仪式正式开始。

陈鹰首先致辞,他讲到:“无论浙江大学还是海洋学院的历史都将为今天这庄严的时刻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由此启动跨校区办学的历程,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陈鹰深情回顾了海洋学院筹备、创建直到今天舟山校区正式启用的整个过程:2004年,由吴京教授(已故台湾学者)担纲的浙江大学海洋研究中心成立; 2009年5月20日,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成立、浙江大学与舟山市人民政府签署第一轮合作协议、海洋系与海洋二所签订共建协议,三件大事让浙大海洋事业迈出新起点;2011年3月31日,摘箬山海洋科技岛开始建设;2012年6月,浙江大学与舟山市签约共建浙大舟山校区(浙大海洋学院);2012年12月24日,舟山校区动工;2015年9月9日,舟山校区正式启用。从这一刻开始,浙大将把海洋事业的重心放到舟山群岛新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在东海岸边谱写新的辉煌。海洋学院发展到今天,要感谢一代代海洋人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要感谢舟山市的大力支持。他希望全院师生尽快适应,在舟山开启新的生活,将个人事业和浙大海洋事业都推向新的高度,为舟山市的发展,为我们共和国的伟大复兴,为全世界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海洋学院资深教授,海洋科学系叶瑛代表全院教师发言。他坦诚的话语和真挚的希望,感染了在场的师生们。他讲到,舟山这座美丽的群岛,空气清新,远离喧嚣,是学习、科研、出成果、做贡献的理想之所;万事开头难,现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诸多不便都是暂时的,我们要以创业者的心态,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学院的成长壮大而奋斗;未来的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必定是美好的,相信通过全院师生的努力,几年后,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将不止是一流的硬件设施,更是我们的工作成就,是我们在海洋界的影响力和地位。

海洋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专业研究生程都代表全体学生发言。他一字一句都铿锵有力,展示了海洋学子的理想坚定、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他结合我国历史上在海洋领域遭受的屈辱和教训指出,在海洋领域的强大是国家强大的重要标志,投身海洋事业无疑是报效祖国的最好选择。他代表海院全体学生庄严承诺: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做满怀理想、品德高尚、专业精深的有用之材,早日成为国家海洋事业的主力军,为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舟山市副市长徐燕峰代表舟山市政府、新区管委会致辞。她向浙江大学舟山校区的正式启用表示祝贺,向入驻舟山校区的首批师生们表示欢迎,并对浙江大学舟山校区的发展寄予厚望。徐燕峰说,舟山市政府在这片黄金地块之上,创建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充分体现了舟山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的魄力,同时也体现了市校双方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主动发展海洋科技的雄心大略。希望浙大海洋学院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人才支撑和文化引领,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最后,她祝愿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的明天越来越好。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宋永华做重要讲话。他讲到,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代表金德水书记、吴朝晖校长来到美丽的舟山校区,见证浙江大学舟山校区的正式启用,他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欣慰。他追忆起70年前浙大壮烈的文军长征——“西迁”办学,西迁途中同样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这与今日浙大和舟山的市校合作有共通之处。他代表学校感谢舟山市政府投入20亿资金,建设了浙江大学舟山校区这座美丽的校园。宋永华指出,在美丽的舟山,在东海岸边建设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是我校主动服务和支撑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推进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所做出的战略性举措,也是浙江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造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必然选择。海洋学院在建设和发展中始终坚持“高起点、强辐射、可持续、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力求将学院打造成为汇聚浙江大学校内力量从事海洋科研教学的共享平台,进而打造为汇聚社会各界资源与浙大合作、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和地方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的开放平台。他充分肯定了海洋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引进、科研教学方面的工作进展,并对海院师生这个暑期的校区搬迁工作做出高度评价。他希望海洋学院全体同仁不辜负学校的期望,扎实做好工作,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洋学院,浙江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海洋事业、人类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仪式最后,全院师生共唱《浙江大学校歌》,熟悉的歌声让我们心潮澎湃,我们是秉承“求是创新”精神的浙大人,我们是继承“文军西迁”历史的浙大人,我们是肩负“海洋强国”使命的浙大人,我们是践行“宽厚跨越”风格的浙大人。我们正在创造历史,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前进!
供稿:海院学院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