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首页  |  学院动态

第二届全国海洋技术学术会议之海洋能分会

作者: 发布日期:2015-11-18 访问次数:89

20151113日上午,在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国际交流中心海洲厅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海洋技术学术会议之海洋能分会。参会人员来自国家海洋局、中科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科研院所及高校,共计四十余人。浙江大学李伟教授担任分会主席,并主持了本次分会会议。

首先,分会秘书张大海副教授向到会的专家学者简单介绍了本次会议举办单位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及舟山校区的发展和建设情况,接着,在分会主席李伟教授的主持下,各位学者开始对海洋能科研成果、海洋能发展情况及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进行了汇报和讨论。

来自国家海洋局的王海峰老师发表了题为《我国海洋能发展现状及展望》的报告。从国家层面上,就国家对海洋建设的政策,对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以及全国各研究所和高校在海洋技术,特别是海洋能方面的发展情况做了提纲挈领的汇报,并指出未来发展的工作方向包括发展百千兆级波浪能装置、发展海洋能海岛电厂、发展海洋能测试场和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引进四大方面。

浙江大学李伟教授发表了题为《海洋能技术新进展》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海洋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海洋技术发展迅猛,政府大力支持,高校科研实力不断加强,涉海企业逐渐增多。李伟还就浙江大学在海洋能方面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展示,并特别介绍了浙江大学自主研发的海流能发电平台,从原理分析,到设计研发,到海试测试,到最后取得里程碑式的进步做了详细汇报。最后他还提出了未来海流能的主要发展趋势,得到了各位专家和学者的普遍认可。

来自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的吴必军老师发表了题为《开发波浪能技术及问题思考》的报告,主要介绍了波浪能发展和利用,报告包括波浪能特点、转换原理、波浪能利用技术、漂浮震荡水柱技术及有关波浪能利用的发展建议。他重点介绍了漂浮震荡水柱技术的发展和自主研发的设备,并指出可以把可靠性、转换效率、建造成本、维护成本和环境友好等方面来作为波浪能技术的评价指标,最后表示未来着重发展海洋仪器的独立供电系统的研发和试验。

此外,程军老师(浙江大学)、张雪明老师(东北师范大学)、盛松伟老师(广州能源所)和杨绍辉老师(集美大学)分别对微藻制取生物柴油、海洋潮流能发电机、鹰式波浪能水下发电机关键技术和阵列式波浪能发电技术做了相关的展示和汇报。

会议结束之际,各位专家和学者表达了对会议主办方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的感谢和对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的高度认可。第二届全国海洋技术学术会议之海洋能分会在自由讨论和全体合影之后圆满结束。

供稿:海洋工程与技术研究所 文:王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