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晚,海洋学院第七期学术沙龙在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图书馆503室如期举办。浙江大学校长助理、海洋学院院长陈鹰教授、海洋科学系副主任、海岛海岸研究所所长吴嘉平教授参加了沙龙,我院不少师生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学术沙龙的四位主讲人分别是:王岩、屠奇超、章春芳、沈立。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王岩教授首先介绍了深远海洋养殖潜力与技术展望。目前,随着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和近海环境的每况愈下,使得开发深远海生物资源、发展深远海养殖成为必然选择。王岩还介绍了深海养殖存在的技术问题,并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探讨。
海岛海岸研究所的屠奇超博士以食物网为引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微生物生态网络的理论原型、构建方法、应用及其待解决问题。屠博士以非常专业的知识底蕴把抽象的生态网络概念讲解的通俗易懂,引起在场师生的强烈兴趣。海洋生物所章春芳副教授介绍了海洋石油污染及其生物修复研究。她先介绍了海洋石油来源及泄漏事故以及石油污染的危害和处理方法,并重点介绍了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海洋生物所沈立博士以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屠呦呦研究员的青蒿素研究工作为引子,引出了一场关于马兜铃酸的科普报告。沈博士介绍了国际上马兜铃酸引起肾衰竭的病例,以及世界各国,包括我们国家对含马兜铃酸中药的态度,引起了与会者对中药安全现状的讨论。
本次沙龙的四个报告专业跨度大,参会人员即兴提问、分享观点,整个会场充满活跃、自由的学术研讨氛围,台上台下畅所欲言,交叉学科的思想火花在这里自由碰撞。报告从晚上6点半开始,热度不减高潮不断,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
此次学术沙龙也是海洋生物研究所成立以来首次承办的专题讨论会,以科普的形式向校内外的师生介绍了海洋生物所的一些研究工作。海洋生物所的研究方向涉及面广,除了本期沙龙所介绍的专题外,还有海洋天然产物及活性化合物提取、海洋微生物、海洋赤潮及海洋生物毒理学等方向的研究。
文:章春芳,沈立 /图:沈立,章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