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海洋学院召开2016年度工作会议,回顾总结学院2015年度各项事业取得的进展和成绩,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院领导陈鹰、朱世强、张海生、阮啸、胡海鹰、韩喜球等出席会议,并根据班子分工分别作了分管工作报告。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阮啸主持。

校长助理、海洋学院院长陈鹰在报告中系统回顾了学院2015年各项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绩,阐述了学院2016年工作思路和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对学院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他指出,2015年学院顺利地启动了舟山模式,各项工作稳妥推进,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制订好“十三五”规划。要将学院的工作重心从校区建设、实验条件建设,转向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上来。推进多学科协调发展,营造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环境;要理顺好各种关系,完成基本科研教学条件建设,使学院发展进入快车道,逐步进入国内一流。他强调,2016年,学院发展机会与挑战并存,要进一步明确思路,重点在师生人员稳定、学科专业成熟、科研经费破亿、体制机制健全、支撑条件有效保障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进展和成绩。要依靠海洋学院自己的力量,来做好学院的建设工作。

校长助理、海洋学院党委书记朱世强通报了“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和学院领导班子、党员中层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情况,分析了学院今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做好下一阶段的各项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学院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是聚人气、树正气、鼓士气、赚财气。针对学院招生规模、引才数量、财力等即将面临的“天花板”现象,要通过增加留学生、做大继续教育、做活研究队伍来聚人气,要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主、保障新建所进人指标和做大专职科研队伍的策略来建设队伍,以进一步争取省市和国家海洋局的支持、千方百计培育创收主体、做大科研经费、做强学院声誉来开源节流;要以人事、薪酬、财务管理和分配等制度的改革,校区资源作为吸引资源的资源向校内外的开放,海洋题材效应、学校平台效应以及“十三五”开局等资源利用的有利因素,推进学院建设和发展。

2015年,海洋学院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包括学院主体搬迁在内的各项工作任务,正式开启在东海之滨舟山校区的办学历程。学院在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完善跨校区办学模式和机制、强化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内涵、提升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建立学院发展的支撑条件、探索学院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又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十三五”时期,作为浙江大学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建设新的学科生长点、提升内涵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布局之一,学院将积极响应“六高强校”战略,充分利用舟山校区独特良好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明确学院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任务,争取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洋学院,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科教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文 高楚清/图 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