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首页  |  学院动态

[学术] 第十期学术沙龙: 运用现代量测技术探索海洋

作者:胡鹏 发布日期:2016-05-13 访问次数:58

5月4日晚,海洋学院举办了以“从河流到河口湖泊海洋:如何利用现代量测技术探索水的神秘力量”为题的第十期学术沙龙。此次沙龙由港航所林颖典副教授召集,邀请了宋丹、袁野平、何昊哲等老师,分享野外量测工作的经验见闻。校长助理、海洋学院院长陈鹰教授,物理海洋研究所宋金宝教授,海洋工程学系和海洋科学的师生们参加了沙龙。

宋丹博士分享了他的“北纬1°N-6500米深海的奇幻之旅”。海上科考的周期长、耗资大,事前的准备和仪器的细致检查必不可少;生活方面,科研任务之外,海钓、美食、美景也别有情调。袁野平博士以政治家同时也是河口学家的富兰克林的小故事引入主题,带大家初探“从河口到深海”的野外观测。科学和研究不是专业工作者的特权,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蕴含着有意思的探索。何昊哲博士用光学的思想替代传统方法测定流量,提出“大尺度粒子图像速度仪在河流中的应用”,展示了其思想的形成、困惑和解决方法,生动地说明了创新始终是科学进步的不竭动力。林颖典博士基于其工程专业背景,从水、泥沙动力学角度探讨“亚洲鲤鱼入侵美洲”这一生态问题,综合泥沙动力学、概率论、生态学等知识细致全面地研究了生物对水质的影响。

沙龙进行过程中,师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积极提问,探索可能的跨学科合作,并展开了激烈讨论,如宋宏博士在听闻海上抓斗耗时耗力却不易判断落点的困惑时,结合自身专业设想光学可视化抓斗。

此次沙龙引导大家从陆地走向海洋,了解如何利用现代量测技术,有效探索水的神秘力量。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的结合是我院一大特色,通过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学科交叉中的创新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