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海洋学院“两学一做”第四次师生党员专题党课在智海楼145召开。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彦教授做客舟山校区,为海洋学院全体师生党员带来一场题为“从唯物辩证法看发展新理念与中国实践”的精彩讲座,海洋学院院长助理陶向阳出席。讲座由组织人事部吴锋部长主持。

张彦首先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向在座师生推荐了《永恒的光辉:马克经典漫读》、《底线:生命的罪与罚》等人文书籍。接着,她从唯物辩证法出发,结合时下热点的社会话题,引出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困境。社会阶层的日益固化已不是简单的贫富差距,当代农村“留守儿童、因病致贫、教育医疗、信息鸿沟”等发展中难以解决的“顽疾”,要求我们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从事物的不断运动,即暂时性上去理解,发展观不可一成不变,通过“前思”、“反思”、“当下思”,明确不断发展中的中国如何继续创造奇迹,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这就引出了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

张彦深入解读了五大新发展理念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贫富差距、环境问题、人的不安全感的加剧要求我们从发展的全面性上着眼;而“物质丰裕vs资源匮乏”、“财富富足vs幸福感缺失”这些二元悖论又让我们不得不深入考虑发展的内涵性。从浦江的水污染治理讲到习总书记早在2005年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张彦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阐释得淋漓尽致。相较于“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的问题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已日益凸显,这使得“协调发展”势在必行。而“开放发展”是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迫切要求。刚刚过去的9月,G20峰会在杭州的成功召开就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峰会上,中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声,借助“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与更多国家良性互动,实现与其他国家的共赢,这就是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推动下的开放发展。而五大新发展理念最终落脚于“共享发展”,人民是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也是创新的主体,是分享成果的主题,我们一切的发展说到底都是为了惠及全民。

张彦的讲座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她时而走下讲台,与师生们展开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让海洋学院的广大师生党员们对于唯物辩证法这一哲学理念,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理念与实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秋冬学期海洋学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注入了活力。
供稿:党政办
文:梁立 图:孙可佳 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