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
雪龙号刚完成了转向,航向从西南转向正南,意味着此前顶风抗浪已经调整为直奔南极中山站。穿越西风带最艰难的一段基本过去,再有1-2天将进入浮冰区,船将会更加平稳。
上午的风速近17M/s,相当于7-8级,阵风8-9级,海面上一片白色浪花。甲板作业全部停止,为活跃气氛,想出了不少主意,其中之一是猜冰山。餐厅的墙壁上有一张表,填上你的姓名,写上你认为雪龙号将第一次遇见冰山的纬度,最接近实际的前三人获胜并有奖,据说第一名奖品不菲。居然有人写了66°66’66”。不知是为了逗乐,还是没搞清楚60进制。
有奖竞猜没给餐厅带来多少人气,中午在餐厅用餐者寥寥。在这种海况下还有胃口的可都是好汉。我居然是其中之一。吃过干饭又盛了一碗稀饭,只是往日的美食如鱼肉类都变了味,避之唯恐不及,下饭的是广合腐乳。嚼着米饭看着墙壁上的有奖竞猜,忽然脑洞大开,何不把竞猜题目改为:请根据餐厅用餐人数猜出舱外的风力。这绝对有函数关系,并且是负相关。君不见昨日风力8M/s时食堂几乎满座,到17M/s上座率只有1/3。如果是这个题目或许我还能拿个奖品。
言归正传,我还是郑重其事的在表格中填入了我的猜测:见冰山纬度是56°38’26”。唯一的依据是听说往年见到冰山的最低纬度是52°左右。推测值应该高于这个最低值,中国人偏爱数字六和八,这也多少影响了我选择的推测值。其他人的推测也未必有充分依据和严谨的思维。大家都能看到的免费卫星影像不足为凭,因为分辨率不够;谁也不会为了区区奖品去参看高精度图像,那可是要付费的。
雪龙号过了52°,过了56°,又过了58°,大家期待已久的冰山还是不见踪影。直到夜间才有消息传来,有人看到冰山了,并得到了雷达证实。最终揭晓的结果是:
冰山出现纬度:59°29’30”S
获奖人员名单:
一等奖:徐理鹏(59°30’12”)
二等奖:张良华,郭云
三等奖:陆蓉,侯赛赛,王德武
这个结果实在是出乎预料。首先是今年见到的冰山纬度比往年高出如此多。有人说气候变暖冰山都化了。这个说法很快被排除,因为水温数据不支持冰山融化的说法。海冰分布趋势给出的解释与此相反,往年中山站附近冰障宽度约20公里,今年却有38公里。这意味着南极入夏以来温度偏低,冰架消融速度低于往年。
另外一个没有料到的是获奖人员,一等奖是船员,工作性质基本不接触卫星图像资料,获奖一半靠经验,一半是运气。三个三等奖有2.5个出自大洋队。其中的王德武号称小诸葛。此前的“唱响雪龙”他临时上阵拿下三等奖,“五十K”牌技竞赛,又是他临时组队,一边看规则一边出牌,差点把去年的亚军队挑落马下。这次他在猜冰山项目中获奖随然有些意外,但实乃情理之中。他的推测依据是,目前南极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气温偏低。这就是大洋队,一支高学历、高智商的队伍。看似不显山露水,实则高手如云。获奖的陆蓉算是0.5个大洋队员,小姑娘原本是中山队的,因工作关系每天和大洋队一起采水样,也在同一处办公。长相靓丽,人见人爱,常被人调侃是否看上了大洋队的那位帅哥,她也不恼,只是报以神秘的微笑,依旧一起采样办公,还有聊天打牌。她们的存在为长期枯燥乏味的南大洋科考增色不少。
猜冰山活动揭晓后,海面上的冰多了起来。见多者识广,我也能分出两类:高耸海面数十米的叫冰山,水面部分只有其总体积的十分之一,它们是南极冰架开裂断下的产物。当年的泰坦尼克号就是撞上了这么一座导致海难。雪龙号具有一定的破冰能力,但也极力避免与冰山迎面相撞,这是驾驶台上船长的责任。此时雪龙号周围的冰山寥若晨星。另外一类叫浮冰,它们像一片片荷叶,静静的浮在洋面上,也像一朵朵浮云,不时从雪龙号船舷边略过。浮冰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2米,雪龙号对浮冰并不介意。但海冰增多对船长的判断力是一种考验,浮冰和冰山,应对措施完全不同。为慎重起见,雪龙号降低了航速。船首不时传来低沉的轰鸣,船身也随之一晃,那是雪龙号碾压浮冰的声音。
中山站越来越近,但今年的冰情着实给了33次南极科考队领导们出了一个大难题:冰架宽度38公里,如何把大批装备和物资送上中山站?
2016年11月27日21:54:29 (星期日)
雪龙号已经顺利穿过西风带,将在11月28日到达中山站附近海面(冰面)。为后续作业赢得了宝贵时间。雪龙号进入冰区以来,像预期的一样,海面风力依在,波涛不惊,和前期相比可以称得上是风平浪静。
今天全体队员在雪龙号上聚餐,为即将登陆的内陆队、中山站队人员送行。大洋队在即将靠岸的登陆战役中是总预备队,我们将配合物资卸载。年近退休的我,在这次聚会中十分尽力,高喊一声向我看齐,一饮而尽。期待能让大家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