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首页  |  学院动态

[科考] (八)派对和威士忌

作者:叶瑛 发布日期:2016-11-30 访问次数:134

2016年11月28日

“派对”的英文是Party,指的是朋友聚会。今日派对的主角是袁卓立博士,开派对的理由有一大把,最重要的是他三十岁生日,三十而立,名叫卓立,又是他进入职场后的第一个生日,自然要庆贺一番。如果是往常,雪龙号都会为船员、科考队员准备生日蛋糕,据说还有一份特制的火锅。可明天雪龙号要靠泊中山站附近的冰面,冰面卸货颇费周折,从船长到船员,从领队到全体考察队员,都在全力以赴,备战冰上卸货。卸货时厨房的忙碌不亚于我们百姓人家过年,要保障全体人员处于随时能用餐的状态可真不容易,这蛋糕和火锅也就只能推后安排了。

有些好奇没有生日蛋糕的派对会是什么样子,推门进去就感受到了场面的温馨和主人的组织能力。借用了雪龙号上多功能会议厅,里面有全套的现代化音响设备,十来个80后、90后的年轻人已经在引吭高歌。要知道卓立是出海前刚到极地中心报到,几乎立即上船参加科考,无论在中心还是雪龙号上,他的职业履历都只有个把月,生日派对能有这么多朋友来捧场,足以说明他的人缘和感召力不错。来捧场的既有卓立在中心的同时,也有大洋队的队友。除了音响设备还有水果是船上的,其它物品好像都是卓立带来或者是朋友带上船的。袋装的舟山海鲜,还有零食都是各地的特产。在众多饮料和酒品中我选中了威士忌。我对苏格兰威士忌情有独钟,因为我在那里有学习经历。

年轻人唱的大多是当下的流行歌曲,我基本都不会。静静欣赏一阵后感觉不能光当听众,也应该为卓立的生日献唱几曲。我虽然不是他的论文导师,但也颇有缘分。海洋系成立之初,和卓立一起呗录取的研究生我都参加过面试,硕士、博士一路顺风顺水的他,认为我们在关照他。坦率说我们的生源太少,优秀生源尤其不足。建系初期师资都是问题,实验和保障条件更是缺乏,当年招收的前几批学生要么是海洋铁杆粉丝,要么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已有成熟的思考。这些学生还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分担老师们作为创业者的责任和义务,是这批学生和我们一起创建了海洋系和海洋学院,这师生情分自然非同以往。

我喜欢音调激昂的歌曲。为卓立献唱的第一手歌应该是“南屏晚钟”。歌词的大意是北伐时期一对青年恋人因小伙要踏上征程即将分别,歌词既有对恋人的不舍,也有出征前义无反顾的激昂。作为长辈,希望年轻一代都能以事业为重,不要太过沉迷情感,卓立当然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第二首好像是“两只蝴蝶”。这歌词大家都很熟悉,或许能代表一些我对妻儿的愧疚。经常被老婆批评没有情商,是冷血动物。确实有些冷血,首次出国儿子还不到两岁,整整一年也没给家里写过几封信,那年头还没有伊妹儿,打越洋电话又太奢侈。在国内出野外几个月没音信也是常有的事情,老婆没有把我给踹了真是难为她了。还有两首大概是“高原红”和“天路”,嗓音不咋样但唱得很卖力,年轻人的喝彩只当是鼓励,我可是真心给卓立来捧场和庆贺生日的,态度比水平更重要。

边唱边喝着卓立从家里带来威士忌,几曲下来不知不觉已经几杯下肚。我平日并不好酒,但此时的威士忌口味菲比以往。当年留学苏格兰时喜欢上威士忌是因为当地酒厂的宣传。朋友张亮夫妇,还有他们的父母周末出游车上还有一个孔座位,因此邀我参加。途中路过一家威士忌酒厂,按照他们的规矩,每位访客都能免费品尝一小杯,买不买随你。张亮开车不能喝酒,他夫人和岳父母也都不喝酒。酒厂的盛情难却,我把5杯威士忌一一喝下,从此就喜欢上了这味道。据酒厂介绍,苏格兰人喜欢威士忌是因为当地冬季漫长寒冷,需要喝酒御寒。威士忌与中国白酒最大区别是味道,地道的威士忌闻不出白酒的芬芳,但入口后沁人心扉的感觉持久而长远,据说这风味来自盛酒的橡木桶,酒厂的木桶至少都有百余年的历史,里面的微生物群落至今仍是个迷。威士忌的酒龄指的是它们在橡木桶中的时间,灌装到玻璃瓶中之后就不在计算酒龄了。

(叶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