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4日
南极的天气说变就变。直到昨日,我们到达以来接连五天风和日丽,傍晚时分随着一阵风儿起、一片云儿挂,天气一瞬间就变了模样。从3-4 M/S的微风到11 M/S的强风,从阳光灿烂到雪花飘飘,这种转变也就几分钟功夫。雪鹰号从中山站返回途中遭遇气候突变,在强气流中一阵颠簸,好在机组技术过硬而且是空载状态,控制住姿态后紧急降落在船尾甲板上,呼叫人员将飞机推入了机库。气象保障组事先预告了天气的变化,但没预料到来得这么快。
根据预报今天一天仍是大风加小雪,飞机不能飞,大家一起放假。这是我们出发以来第一次享受难得的正规放假。早晨按照生物钟的节律照例在五点多钟醒来,但今日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即起床。昨日紧张的掏箱可是重体力活,从早上七点半至下午五点结束,午饭加午休只歇了一个半小时。双臂酸疼,眼皮也有些睁不开,难得是休息日,又多睡了一小时。早饭时餐厅就餐人数不到往常的一半,大家都需要彻底放松以恢复体力。
最需要休息的是直升机组。自从雪龙号停靠冰面以来,直升机连续紧张作业了五天,每天从早上8点,持续到下午11点(南极的夏日是极昼,不分白天黑夜,只分上午和下午),除了加油,雪鹰号都在往返雪龙号和中山站的飞行途中。五名飞行员,操纵飞机需要三人,还可稍有轮换。四名地勤人员,两个负责货场,另两个负责加油,我们派出的辅助人员分成两班,但地勤无法轮班,必需全天作业。飞行作业结束后,地勤人员还要对飞机进行日常检修和维护。一天只有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货场上的地勤在送走飞机后,时常坐在雪地上就睡着了,我们的配合人员在飞机回来时再摇醒地勤,共同进行挂载作业。利用这难得的一天,机组人员可以补个觉,飞机也需要维护一番。
大洋队其实只休息了小半天。海大和二所的研究小组在午饭后获准上冰进行作业,他们的预定科研任务是采集冰芯,对冰下海水、海洋浮游生物进行取样分析,以及对冰层进行连续的动态观测。冰上作业需要层层审批,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冰层厚度虽然有1.5米,但在冰面上不时会窜出一条海豹。海豹能出来,人就有可能会掉进去。碎冰带中的冰窟窿曾吞噬过俄罗斯进步站的两辆雪地车,包括驾驶员。冰上作业被限定在船舷附近的一块狭长地带,驾驶台一直注视着他们的安全。这队人员直至下午20:30左右才完成预定任务。
厦大的人也没有闲着,他们使用船尾的A架和绞车,获得了期待已久的海洋沉积物的底栖生物样品。在卸货期间为保证雪鹰号的安全禁止使用A架,科考作业也基本暂停,大洋队只能利用不能飞行的坏天气抓紧进行科研观测和取样。
这就是我们的休息日。对于卸货作业是休息,对于科考和研究是难得的窗口时间。我们的工作强度不亚于昨日紧张的卸货。
(叶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