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首页  |  学院动态

[科考](二十一)离开中山站

作者: 发布日期:2016-12-15 访问次数:41

雪龙号就要离开中山站了,大家都在为此忙碌着。离开这里可不是拉一声汽笛就开路那么简单。岸上那一帮兄弟姐妹们对雪龙号依依不舍,这里曾经是他们的大本营,今后也是他们的依靠。雪龙号三个月后还要再次经过这里,并卸载他们所需要的后续物资。船上的人对中山站,还有上岸工作的人也是非常留恋。有人说,在船上共事一个月,胜过岸上交往几年,此话一点都不假。两周前我第一次从中山站回来时,大家问的都是中山站如何?对站上的印象如何?可两天前我从中山站回来,大家感兴趣话题却转移到和我们一起航渡到此,然后告别雪龙号入住中山站的同事。这种关怀就像共事多年的朋友久违后的感觉,事实上他们上岸才十天。最经典的提问包括:

“见到小萝卜了吗?”,回答:见到了。

“代我们问候她了吗”,回答:问候了。

“怎么问候的啊?”,回答:你好像廋了。

“她怎么说啊?”,回答:“没什么,我减肥呢”。

“她真的廋了吗?”,提这个问题的人一脸关切和认真。

“鬼才知道她是不是真廋了,你们见到美女不都是这么问候的吗”。我的神答复让大家楞了好一阵,然后是众人的哄堂大笑。这年头,廋=苗条=漂亮。我的见面问候语还挺时髦的,和这帮80后、90后在一起我一点都不Out。

小萝卜在的时候像一颗开心果,她离去后大洋队办公室的确冷清了不少,也难怪这么多人关心和想念他。当然可能有一位想念得更多一些。

雪龙号告别中山站是大事,自然马虎不得,得隆重一些才是。按照中国人的习惯,首先得为此搓一顿。大洋队抽调了人力去厨房帮厨,为的是给大家准备一顿丰盛的晚宴。告别晚宴在雪龙号和中山站同步进行,但主题不同。雪龙号上晚宴的主角是汤站长和19名32次中山站越冬队员,完成了中山站的交接仪式后他们就撤回到雪龙号上,晚宴让他们感受到了回家的感觉。汤站长在领队讲话后发表了简短、感人的讲话。我只记得一句:大家看我们像是得了南极越冬综合症吗?“没有……”大家齐声高喊,然后一起举杯给汤站长他们敬酒。随后讲话的是直升机队的曹队长,卸货期间他们几乎创造了奇迹,只要不下雪,他们每天从上午八点至下午十一点都在飞行,数百吨的物资、数百人次的往返全靠他们直升机组完成,领队和大家对他们都心存感激。

晚饭后我们来到驾驶台,向中山站进行正式的道别。那边的聚会主题是欢迎新队员进站,也给内陆队挺近昆仑站壮行。我们依次向中山站说说相互鼓励的话。中山站、内陆队大多数都是孙领队的部下,他们依次互道珍重,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轮到赵勇站长说话,“叶队好,你们今天飞过来四十人,我招待得可好?”。赵勇喝得有点高了,今天参观中山站的只有24人是大洋队队员,其他人是船员和综合队队员。“谢谢赵站长款待,大家很满意”,我回答说。这个可是实话,队员回来都告诉我中山站接待非常热情周到。“叶队不简单,这把年纪还站在掏箱第一线,这么多物资真是难为你们了”。这是内陆队的魏队长,他将带领队员去昆仑站进行夏季科考。在茫茫冰原上跋涉上千公里,那路途艰险可不亚于当年唐曾师徒去西天取经。和他们相比,掏箱流些汗水真的算不了什么。不掏箱我也要去跑步机上锻炼。而且参加掏箱作业不仅有大洋队,还有船员、综合队和内陆队的队员。我们只不过做了一些分内的事情,在这个大集体中大家都用非常赞许的眼光看待我们,领导也在很多场合给予表扬和鼓励,感动之余也有些惶恐。

轮到综合办秘书讲话,她是公认的大美女,小伙子们还背地里选她为雪龙号的船花。只见她面对中山站的方向,说了一通温馨、感人的问候,高频电话的那一端突然从喧闹转为宁静,能让这帮酒酥耳热的汉子们瞬间安静下来,可见这番问候具有多大的感染力。被那边推出来至答词的人居然语带哽咽,这分明是一对情人在互道珍重,看来这船花可是名花有主了。

启程的时间到了,在长汽笛声中,我们向中山站方向挥手致意,尽管他们此刻看不见我们。雪龙号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南极洲和南大洋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也是一个不缺少故事的地方,这个航次下来我可能要改行当作家了。

(叶瑛)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