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首页  |  学院动态

[科考](二十三)理发换故事

作者: 发布日期:2016-12-16 访问次数:50

自从妙星为我义务做广告打开了局面,我这发型师就不再愁没有顾客,每天或隔天就会有人找我理发,多数是大洋队的队友,因为我承诺过今后大洋队干活靠大家,理发找队长,大家也就不再客气了。找我理发的也有船员,还有刚上船的中山站越冬队队员。看来我这理发手艺在雪龙号上已经小有名气了。

市场打开了,可我还是会不时在人群中物色新顾客。作为一个业余作家,上船后几乎是每天一篇日记,也就是每天一个故事,几乎是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这往后的航程还长着呢,上哪去找故事题材?写故事可不像写小说,不能凭空想象,必需要有真实题材。参照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用市场换技术的成熟经验,为了把这个业余作家继续当下去,我何不来一个“理发换故事”?对,就这么着,看准一个可能有故事的,一面帮他理发一面聊,不愁挖不出题材。

王副领队是因为这原因第一个被我看中的。早在雪龙号刚停靠冰面开始卸货时,我就提议要为他理个发。“现在大家正忙,卸完货再说吧”,他回答说。我们离开了中山站,紧接着又完成了潜标布放与回收,总算有些空闲了,我把他请进了理发室。

王副领队大名叫王建忠,为人随和总是面带微笑,在33次南极科考队领导层中是看上去是最不像领导的一位。但平和可不等于平庸,他可是大名鼎鼎的英雄船长,有十几次带领雪龙号上北极、下南极的经历,因工作出色,从船长岗位提拔到了极地中心的领导层,在雪龙号上大家还叫他王船长。雪龙号开辟北极航道,完成环南极洲航行、为长城站、中山站运送人员和补给都有他的贡献。中国的南极、北极事业几乎没有他不知道的。我们一起去中山站时,他对那里的建筑他如数家珍,来龙去脉言谈间交代的一清二楚。

理个发不过十来分钟,不能奢望得到太多,先挑最想知道的问吧。

“32次南极越冬考察队做的相当不错,你们是怎么挑选队员的”?我先从熟悉的话题开始。

这个问题打开了王船长的话匣子。32次队汤站长很有管理经验和能力,性格较强势。我们在选拔越冬队员时,请专家对应征对象做过心理分析,注重性格上的互补性。这只队伍中的其他队员不乏有主见者,但性格随和,不会过于固执。还有内向型性格数量较少,有利于营造活跃的气氛。

选拔队员先做心理分析,队员和队长性格互补,不同性格特质的人员要有合理的比例,看来中国极地中心的管理水平不是一般的高。我们选拔船员也遵循同样的原则,人品第一,能力第二,这是保证雪龙号船员具有较高素质的关键,王船长接着说。雪龙号的船员,包括水手和技术人员大多数都是他挑选的。他在面试时较少提问,更多时间是观察应试者的实际表现,包括动作细节。雪龙号能够成功,和这位老船长的用人标准不无关系。

二副也是你选的吗?女性适合这个位置吗?二副名叫罗婕,是船上的几大美女之一,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就算是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也会有很高的回头率。当我感觉江郎才尽时,有人提醒说驾驶台有故事,指的就是这位美女二副。罗婕不是我们的人,她是上海海事大学航运系的老师,是来我们这里增长实际经验的,有利于她今后改进教学。她已经成家了,不会长期待在船上。她上船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们的气氛因此活跃不少。王船长看出了我的担忧,雪龙号的船员一年中有一多半时间在海上,对女性而言很难兼顾家庭和事业,因此船上的女性基本上都是科考队员或科考队管理人员,罗婕是唯一的例外。

听说你们学院也准备造科考船,是真的吗?这次轮到他向我提问了。造一条科考船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发挥船的作用,如果在管理和经营上没有清晰的思路,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也会成为学院的财政负担,我坦率的说了自己的看法。王船长对此表示认同。现在国内一些科考船聘用的船长都是商船出身,这两种船在管理上很不相同,目前管理混乱很容易出事。他补充说。

才聊了一会,头就剪好了。只顾聊天,也没有注意掌握手头的节奏。但愿他的头发能长的快一些,这样还能有机会再向他讨教。

(叶瑛)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