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昨日顶风冒雪完成了南极半岛剩余的作业,雪龙号又回到了长城站前的锚地。迎接我们的是风和日丽、风平浪静,这里的天气变化就是这么快。事实上太阳只露脸了半天,午后又是阴天并飘起了小雪。
这一天雪龙号像过节一样,迎来了一批批客人。我们自己也忙里偷闲去拜访了长城站,也当了一回客人。
第一批客人来自海洋六号,大家把这条兄弟船称为海六。海六连同她的东家广海局对极地业务不熟悉,他们以往的业务范围主要是“两洋一海”,即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海。这次为执行南大洋科考,他们聘请了极地中心的沈权船长作为顾问船长。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期待能上船亲眼看看雪龙号,看看船上的科考装备,并交流南极半岛的作业体会。
在雪龙号甲板欢迎他们的人群中,何高文首席一眼就认出了我,能认出我的还有他们的两办主任陈惠玲,她曾是广海局研究中心化学室主任。何首席和我都是海洋地质专业,并且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中有过两次合舟共济的经历,能在遥远的南大洋上再次见面自然格外亲切。
在见面会上,得知海六在南大洋科考的主题是资源与环境,工作区和雪龙号有部分交叉。在陪同他们参观时,我对着海图向他们介绍了雪龙号作业区的概况,突出了南极半岛底质的特殊性,以及我们对底层洋流、冰筏海洋相沉积物分布的认识。物理海洋组谈到了作业区存在水合物的迹象。这些见解相信对他们稍后的作业会有用处。
送走了海六的同事,我们自己也作为客人拜访了长城站。孙波领队作为33次南极科考队的领导,去他的下属单位检查工作,我作为随行,也带了两名大洋队队员去岛上考察并采样。当孙波领队还在听取长城站工作汇报时,我就匆匆告辞去野外考察和采样。
长城站所在的菲尔德斯半岛(Fildes Peninsula)地处南极圈外围,气候相对温和,各类资源丰富,值得一看的内容太多,作为一次走马观花的科考,我只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领略一二。出发前也做了一些备课,目光定格在一个叫岩石湾的地方。这里距离长城站大约五公里,步行过去体力还能胜任,而且是沿海岸线行走,不至于迷路。同行的还有雪龙号的三副,是个业余地质爱好者;还有王俊健,他老爸是地质学家;还有一位是一所的郑晓玲老师。
考察沿途景观都似曾相识,这里的气候、地貌和苏格兰北部都非常相似。这里的大地名叫South Shetland Islands,而在苏格兰北部岸外的群岛叫Shetland Islands。我在苏格兰的阿伯丁呆过一年,并在当地有过近一个月的野外经历,对眼前的一切(除企鹅外)都不感到陌生。
走过了智利站、俄罗斯站,郑晓玲老师的脚步慢了下来,一方面是跟不上我们的步伐,另外也是兴趣点不同,她的考察对象是企鹅、贼鸥还有海豹,我们是来看石头的。这里没有迷路的可能性,也没有大型野生动物,我们挥手道别了郑老师,直奔岩石湾。
岩石湾的岩石有两类,海湾及尽头处的峭壁地质上称为基岩,是雪鹱等鸟类的筑巢地,根据南极公约,我们不应过于靠近。另一类是砾石,各种浑圆状的砾石不仅铺满了海滩,而且沿着小溪一直延伸到了山坡上。山坡上的砾石分明是流水冲刷、搬运的产物,这意味着眼前注入岩石湾的涓涓细流在末次盛冰期之前可能是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沿途的岩石在它的冲刷和搬运下被输送到了岩石湾。
海滩上的砾石像是一部教科书。最常见的是各类火山岩砾石,这些来自地球深部的岩浆,可能记录了南极半岛从冈瓦纳古陆分离的历史,也有可能代表了印度洋板块朝南极半岛俯冲碰撞的经历。夹杂在墨绿色玄武岩砾石中的白色砾石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有些是火山岩气孔中的硅质充填物,也有的是火山岩经过热液蚀变的产物。代表火山—热液作用的砾石或许会成为相关矿床的找矿线索,比如各种内生金属矿产,还有蓝宝石、红宝石、玛瑙等宝石矿产。
回程时路过智利科考站,一辆皮卡从后面追上来,路过我们时朝我们挥手致意,让我们上车。经过简短的交谈,得知年长的一位曾在中国中山站工作过,年轻的一位父亲是地质学家,一看我的行装和步伐,就断定我是地质学家,因此可以启动车辆送我们一程。他们对中国长城站以及雪龙号都非常熟悉。在南极半岛,长城站和雪龙号几乎成了中国的名片。
回到长城站时是傍晚八点多,但自助晚餐尚未结束。看到丰盛的食物,真后悔没有挽留两位智利朋友来一起用餐。长城站的科考队员只有二十几位,但在餐厅里的用餐人数足有六七十人。来自雪龙号的船员、科考队员有十几人,另有一批国内派来协助巴西建设极地科考站的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还有根据政府间协议安排来自葡萄牙、泰国的科考队员。长城站不仅是中国在南极半岛的科考大本营,而且正在成为一些友好国家来这里进行科研活动的基地,长城站开始走向国际化。
除了来这里进行常驻科考的国际友人,还有一些不定期的访客。附近其他国家的南极科考站时常来拜访长城站。几年前长城站装备相对简陋时,也常求助附近的智利站和俄罗斯站,而在目前,我们的装备水平和生活设施已经超越了其他国家的科考站,他们都在用羡慕的眼光看待长城站和雪龙号。雪龙号、长城站、中山站已经成为了中国国家实力的象征。
晚间十点多,长城站的科考队员,连同在站工作的国际友人一起拜访了雪龙号。一天的野外工作让我疲倦不堪,三所的詹力扬和海大的朱天骄教授负责接待了这批访客。雪龙号是一条综合船,她的远洋输送能力和科考装备在国际上是有名的。
(叶瑛)201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