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万钢部长昨日上午访问了智利南极研究所,立刻马不停蹄地飞往长城站,当晚返回蓬塔,今日上午又要来雪龙号视察并看望科考队员。
我们按照先前的布置,早饭后开始准备。第一项任务是安排四位队员在代表团行进路线上当引导员。大家此前的建议是安排女队员当引导员,临上场时其中一位提出换人,理由是因为时差没有倒过来,影响了她的形象。不得已临时把卓立拉来,理由之一是:谁让你长得那么帅;还有一条:三位美女归你指挥可是本队长给你的福利。四人愉快上岗了。
其他队员在甲板上列队迎候代表团的到来。大洋队队员身着火红的冲锋衣站在前排,我们的身后是穿白色制服的船员,颜色上似乎像冰火组合。船员中的二副罗婕,平日便装就美艳动人,今天身着制服更显得英姿飒爽,引得大洋队的小伙子不时回头张望。如果领导们来了,大家注意力不集中岂不影响欢迎效果?我喊了一声,大家向后转,看看二副穿制服是啥样。罗婕和小伙子们都显得不好意思,从此队列中再没人回头看了。
代表团十点准时到达,先和在码头迎候的领队、船长、政委等人握手寒暄,抬头看见科考队员和船员在甲板上列队鼓掌,向大家挥手致意表示感谢。代表团登船后大洋队队员回到各自的岗位,准备在领导视察时简要汇报各自的工作。
我的岗位是在物理海洋实验室,这里也是我们进行科考作业时的现场指挥室。在听取了领队汇报,视察了驾驶台后,代表团来到了大洋队的实验室。我指着电子屏幕上的海图和作业站位,汇报了我们刚完成的南极半岛海域的作业情况。万钢部长对大家的辛勤作业表示问候,也谈到了国家科技部在深远海技术领域的规划和重大项目安排,如数家珍。在随行人员的催促下,万钢部长走进了对面化学实验室。二所的张海峰显得格外机灵,见面先喊校长好。他在同济读本科、硕士时万钢是同济的校长。这一声“校长好”,听来既得体又亲切。介绍完自己承担的工作,张海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笔记本对老校长说:今年同济110周年校庆,期待得到校长的关怀。万钢迟疑片刻,接过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下了“同舟共济”四字。内容上是鼓励大家在雪龙船上互相帮助,第一字“同”也代表了同济前辈校友对晚辈的提携与关怀。
代表团视察实验室后去餐厅用餐,队员们来到物理海洋实验室,谈起刚才的场面兴奋不已。大家都对张海峰表示祝贺,也夸奖他的机灵。因为代表团时间有限,三所詹力扬老师的实验室与代表团擦肩而过,没有得到向领导汇报与展示的机会,他们的温室气体船载走航分析系统是唯一的科技部资助项目,也是最具亮点的船载实验装备。我对詹力扬老师进行安慰,并相信他们会有崭露头角的机会。趁代表团在用餐,我们回到甲板重新列队。
代表团中午的自助餐只用了半小时,看到卓立还在引导员位置,万钢走过去和他握手道别。大概事先没有料到大家在甲板列队欢送他,走出舱门的万钢不顾随员的催促,坚持和欢送的队员、船员一一握手,走下舷梯后还面向雪龙号发表了简短的讲话,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完成后续任务。队员和船员们热烈鼓掌,有人高喊谢谢领导关怀,引来了众人齐声高喊。
目睹代表团的离去,大家对能参与南极科考深感荣幸。
(叶瑛)20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