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地名英文叫Inexpressible Island,早期的南极探险家来到这里被她的美色震撼,认为难以用语言表达,因此给她起了这个名字。雪龙号来这里的目的之一是进行新站选址,中国政府很快要在这里建设新的南极站,或许是受了她美色的诱惑。
你可以先在谷歌地球上看看难言岛,她在罗斯海的西岸,南纬75°与南极洲横断山脉交汇处。在冬季的谷歌影像上,罗斯海西岸,横断山前有一汪像蓝色眼睛的冰间湖,边上像翡翠般墨绿色的小岛就是难言岛。茫茫冰海上,深蓝色永不冻结的那汪碧水,充满诱惑和神秘;当别处都银装素裹,这里却是一片墨绿色,从卫星上远远望去够诱人的,走近看更让人倾倒。南极横断山脉突兀在海面上,附近的墨尔本火山常常带着云雾面罩,群山都身披白纱,唯独这里的色彩与众不同。不单是山峰,就连山后的冰川,看上去也带有晶莹的蓝色,而不是白色。一天的不同时段,山峰的颜色还会随着日照角度不同而变化,早晚山峰映照在极地霞光中,那色彩没到过极地的人是想象不出的;到过极地的因语言贫乏又难以表达,这就是难言岛——南极妖姬。
把她称为南极妖姬是因为这美人一点都不温柔。岛上留有早期南极探险者留下的遗迹,据说斯科特的同伴曾登岛考察,因天气突变无法撤离,不得已在岛上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第二年才被接走,他们大概是靠捕食海豹和企鹅才活了下来。
仔细研究Goggle Earth上的难言岛,隐约能看出她魅力外表掩盖下的萧瑟杀气。难言岛正对着南极横断山脉的缺口,南极大陆的过冷空气通过这里朝海面扩散,形成了所谓的下降风。这一段冰川之所以呈现蓝色,是因为表面的积雪被吹扫干净,露出了冰面;岛上山峰的墨绿色也不是植被,而是岩石。她的真实一面是:风吹雪走见基岩,风扫雪净露冰面。
要在这里建科考站,先要摸清风力、风向,找到相对避风的位置。然后还要根据南极条约的要求,清点当地土著居民,也就是企鹅和海豹的数量,提出令人信服的材料,证明我们的科考站不会给土著居民们带来负面影响。雪龙号的海豚直升机每天都要送队员上岛,数海豹、点企鹅,进行环境本底调查。早几年是把队员送上岛,他们带着帐篷和维持一周的生活必需品,几天后再把他们接回来。现在是早上直升机把他们送上去,晚上接回来。
直升机起落对风力有严格要求,机长对等天气有些不耐烦,终于想出办法:让雪龙号驶入有高地屏障的避风处,起飞后再到岛上的背风面降落,途中虽然风大,但对飞行安全影响不大。话虽如此,但风太大直升机还是要停飞,每当有队员上岛,我就在心中就默默为他们祈祷。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那么渺小,那么脆弱。
当一部分队员上岛进行陆地环境调查时,另一部分队员也没闲着,我们在附近进行海洋环境调查。横断山脉前的罗斯海像难言岛一样神秘诱人。舟山外面的东海,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宽度超过200千米;而在难言岛前面6千米外,水深已经有四百多米。离岸不到三十千米,就有深达千米的海槽。这里有方圆数十千米的冰间湖,目前是夏季,气温高达零下6°C,冬季可能降到零下二三十度,滴水成冰不是神话,但这冰间湖依然不冻。附近的冰舌、冰川源源不断地向海洋中输送冰山,我们在海上作业要时刻警惕这些不速之客,不然就有可能成为泰坦尼克号第二。
三天过去了,基本上都是晚上(不是夜间)干活,白天睡觉。终于要离开这里了,松了一口气,也有些不舍。不管这难言岛是妖姬还是女神,毕竟她的魅力把我们从万里之外吸引了过来。我们今后肯定还会再来,不过应该是我的同事,而不是我本人,我毕竟太老了。这艳福还是留给年轻人吧。
(叶瑛)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