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点多,二所的周亚东开始在前甲板放下他的鱼类诱捕器。下沉到3300米的海底需要很长时间,这段期间船上不能作业,避免缆绳搅成一团。这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和周亚东的交流很有意思。这是位执着的年轻科学家,热爱着他的海上事业。前一天晚上,他在准备鱼饵---把从青岛买的海鲈鱼,和在马尔代夫买的金枪鱼一切为二,放到黑色的丝袜里(对的,你没看错,丝袜),做成“丝袜鱼”诱饵。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和看到这种办法。我还好奇地问他,你回单位以后,如何报销海鲈鱼、金枪鱼、丝袜的费用?问到为什么要使用丝袜。他告诉我,目的是利用气味诱惑鱼进入笼子,但防止鱼把诱饵吃了---这会改变这些鱼儿消化道里成分的变化。嗯,这人类够狡猾的!
今天的实验室工作和采样工作似乎没有好运气。我们在实验室用玻璃纤维滤膜过滤了这三个样品,发现几乎没有上面颗粒物。王叶剑和邱中炎等人花了很多时间,把蜡放到加了煤油的锅里加热溶解,然后再灌入圆柱状的采样器里,放到rock corer里面,目的是粘取海底的火山玻璃。下午3点左右,他们在后甲板放下了rock corer,上面装有许多个蜡做的圆柱体。为此,他们需要搬移非常沉重的柱状采样器。等到rock corer上来采样结束后,又要搬回去。好在船上的小伙子们年轻力气大。三个多小时后,rock corer回到甲板。令人失望的是,上面什么也没有,仍然是白色的蜡,白得让人沮丧。分析了一下,可以归因为采样器太轻(只有150 公斤),而3000多米的缆绳就比采样器还重,加上船在漂移,很难感知是否触底。海上采样常常是这样,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失败是科学探索时刻相伴的朋友。只能总结教训再想办法。
因为明天蛟龙号要进行第一潜次的作业,为了确保潜航员能够休息好,晚上甲板不能作业。大家可以好好地休息了。
张朝晖(2017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