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首页  |  学院动态

[媒体] 浙大 舟山 南极——对话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南极第33次科考南大洋队队长叶瑛

作者: 发布日期:2017-05-11 访问次数:1097

2016年11月2日,南极科考船“雪龙号”从上海出发,穿越太平洋、印度洋,途经澳大利亚、智利,四次穿过魔鬼西风带,行驶55262公里,历经161天,作业48天,到达南极圈四个中国科考站,人类航海史上最南纬度78°41'S。

5月4日,浙江大学第二届海洋科技文化节开幕。教授叶瑛站在浙江大学舟山校区的讲台,对着浙大学子及慕名而去的舟山诸多小学生及家长,讲述了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经历,与他的南极之行。

人物名片:叶瑛:

1957年出生,1985年于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地科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在美国、英国、日本有留学经历。

现任中国海洋学会理事,太平洋科学与技术学会理事,在专业领域发表论文百余篇。

在海洋装备领域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和浙江省重点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2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海洋环境电化学传感器研制,海洋资源与功能材料开发等。

人物印象:

“南极寒冷,难言岛的冰间湖却因处于风口,常年不结冰。从这里到这里,不过30公里,深度却增加了1000多米。”PPT上的每一张图片,都标注详细。

“没见过火山冰山手牵手,没见过海底砾石冰做舟,没见过碧水之下有宝藏,没见过龙宫宝物网中收。”理工科教授用最感性的诗句,描绘出了南极的奇妙与美丽。

“船一停,鲸都过来看,这个大家伙是谁啊,它们围着雪龙船做各种表演。”他也时而幽默。

讲台上,叶瑛用一个小时,展现了南极的魅力。干净利落,思路严谨。之后的采访,叶瑛又用每一次回答,展示了一位学者的魅力。

叶瑛与南极的距离:浙江大学走进南极第一人

新区对话:叶教授,南极科考队进行过环南极航行的不到300人,相当于中国人口的百万分之二,非常难得。你是怎么加入到此次科考队伍,并担任南大洋队长的?

叶瑛:首先,我们要用平常心看待南极科考。这是国家海洋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常规性项目,每年都有。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成立不久,目前还没有极地研究的队伍,我的加入是个偶然。第33次极地科考组队时,队员年纪大都较轻,需要一位专家承担组织协调工作,国家海洋局让我们学院推荐一位资深教授。报名设置了门槛,学院报名的只有陈鹰院长一人。但因他是院长,无法长时间离校。快到截止日期时,我接到了学院的电话,征求我的意见。我想这将是我有生之年一次难得的机会,我立马表态,愿意。

新区对话:你去南极,做了什么样的工作?

叶瑛:我的工作主要是组织协调。第33次南极科考队成员大多是80后、90后,这些队员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上会全力以赴,但船上还有其他的辅助工作需要他们帮忙。除了做思想工作,我也要身先士卒。比如一些卸货的工作,60岁的老教授往那一站,是非常有效的示范。雪龙号工作人员说,往年大洋队卸货没那么卖力,今年的风气焕然一新。当然,我也为这些80后、90后感到骄傲。在南极半岛作业区遇到了连续性好天气,队员没日没夜工作了10天,10天内大家很少睡觉,累了就在设备箱上靠一靠,躺一躺,饿了就吃一碗泡面。

新区对话:南极之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叶瑛:南极很神秘,蕴藏着许多奥妙。我们把世界上生物量不多的远洋地区,叫作“蓝色沙漠”。南极截然相反,它的温度很低,生物量却非常丰富,比其他大洋的生物量高出很多。去之前我们以为南极的生物多集中在纬度较低地区,去之后才发现生物遍布整个南大洋。

另一个是南极的工程问题。我们乘坐的雪龙号是极地运输船,具有较强破冰能力,近年来承担着极地科考和后勤补给任务,但它每年只能去南极一次。今后南极科考要常态化,需要在南极建机场。自然界有一种蓝冰,它的强度和摩擦系数都能媲美混凝土,平整后就是天然冰上机场。在认识天然蓝冰物理性质与形成条件基础上,发展冰雪条件下的工程建设能力是极地战略的重要内容。

新区对话:很多去过南极的科学家会用“南极之行,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来总结南极经历。你呢?

叶瑛:宝贵财富这四个字,我完全同意。我到过很多地方,却从未写过那么多日记。我去南极120多天,写了99篇日记,14.5万字。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能身临其境感受国家需求,这种经历就是宝贵财富。

浙大与南极的距离:“给浙大参与极地事业带来可能性”

新区对话:叶教授,对国家来说,南极科考的意义在哪里?

叶瑛:首先要说的是南极本身的意义。南极有科学和资源意义,也有它的战略意义。南极洲虽然离我们很远,但从南极洲出发,到达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距离最短,南极是去往别的大洋最便捷的通道。再者,南极科学研究和考察,是能力建设。

南极是极地环境,与月球、火星等陌生环境有共性。南极的远洋保障、后勤保障、装备测试,这些必须身临其境才有切身体会,针对极地环境的特殊装备如何改进用了才会知道。如果能在南极生存,对更遥远的星际探险有重要借鉴意义。

另外,南极科考,比的是综合国力。长城科考站最多可以容纳100多人,美国麦克默多科考站,最多可容纳3000人,而且很多人直接在冰面上安营扎寨,一个帐篷可以呆上一周。麦克默多站已有冰上机场、冰上码头,这些对我们来说陌生的技术,他们已经很熟悉。

新区对话:对科学研究者而言,南极行的意义又在哪里?

叶瑛:对科学家而言,实践很重要。尤其对做海洋研究的学者来说,只有到过南极才知道国家海洋战略的技术要求和需求在哪里。比方我在报告里提出的,这次雪龙号上最重要的装备是卫星接收天线。船上很多人并不清楚那是做什么的,以为是测天气、海冰的装置。但只有我们到了南极,设身处地,才能感受到卫星的重要性。如果雪龙号是一艘军舰,它就需要探测周围几百公里的环境。如用传统雷达,它将受制于地球弧面,仅能探测到周边有限距离。通过接收高分辨率卫星图像,雪龙号能大幅提高战场的感知能力。

新区对话:那对浙大,尤其是我们的海洋学院来说,叶教授的这次科考之行,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叶瑛: 我是我们浙大海洋学院第一个去南极的,这次前往为我们学院参与极地研究增加了可能性。这次雪龙号上的同事们对我的评价还是不错的,他们说浙大的专家能吃苦,能带头。另一方面,国家要在极地建设新的科考站,科考站的规模将超过以往,基础设施和实验装备的配置需要大学参与。而工程技术是浙江大学的强项,在极地工程和探测技术等领域发挥作用的潜力也很大。

舟山与南极的距离:“舟山有最好的冷源,模拟南极环境独具优势”

新区对话:浙大在舟山摘箬山岛有个很大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有可能和南极挂钩吗?

叶瑛:有可能。舟山是亚热带,南极是极地气候,两地分隔很远,很多人问,南极研究和舟山有什么关系。但事实上,舟山有个很大的优势,最环保的冷源。舟山每年要进口大量液化天然气,天然气从液化到汽化的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热能,释放大量冷源。利用液化天然气制能无需耗电,非常节能环保。依托舟山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建设冷库,不仅能为当地渔船出海制冰,也可为模拟极地严寒环境提供条件。我就曾经和南极行的专家说过,你们要做南极模拟环境的测试,可以在舟山建个冷库啊。以往严寒极地的试验,都是在东北做的,但他们有季节性,夏天就不容易操作了。如果在舟山建设装备试验用的冷库,一年四季都可以做试验,温度还可以人为调节和控制。

新区对话:之前有说到,美国能利用海冰做冰上码头,这让我联想到舟山的围垦造地。对海岛城市来说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会朝海上延伸,叶教授,你认为其中的利弊在哪里?

叶瑛:首先要强调,极端的环保主义是不可取的。当然我们不能不顾环境,一味蛮干。可如果我们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岂不要回到原始社会?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考虑环境容量,另一方面要讲究科学开发。以围垦为例,我们要做好水动力条件的调研,用符合自然规律的方式进行。可以依托现在的岛礁,少量围垦。

浙大与舟山的距离:“浙大舟山校区是舟山人的浙大”

新区对话:讲座当天,有很多南海实验学校的小学生来听你的讲座。

叶瑛:小朋友的提问很专业。我记得有个小学生问我为什么那个卫星接收装置被称之为“重器”,他们听进去了。

新区对话:非常羡慕现在的孩子,能在低学龄时接受高端教育。这在以往的舟山,不可想象。这说明浙江大学的到来,给舟山带来了改变。

叶瑛:间接影响已经显现,浙大来了,能为舟山带来品牌、知名度,国际性的会议也会到舟山来。而随着浙大入驻舟山时间变长,直接的贡献也会逐渐放大。这取决于舟山本地的产业发展、经济发展,浙大本身是一所工科为主的高校,如果当地的经济和工业发展达不到一定的水准,那么工科院校能发挥的作用也会受限。相信随着海洋产业的发展,科技需求日益增长,产业与高校的互动性也会大大提高。

例如波音公司落户舟山后,它对电子、质检、机械工程类的人才需求会上升;目前舟山的船舶制造还相对传统,如果今后发展到智能化,船舶高端装备对信息技术、电子技术需求必然增加;还有绿色石化项目的开发,对我们高校的需求也会增加。如果发展战略对口,我们能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还有在办学思路上,或许应考虑不局限于传统的狭义海洋概念。人毕竟是陆地动物,我们的直接活动都在陆地上。我们要全面理解国家海洋战略,它是国家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这里说的海洋,不仅是海水覆盖的部分地球表面,还包括全球化的思维方式,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是我们的海外利益。如果我们将未来发展定位在培养懂海洋的通用性科技人才上,与舟山对接的可能性会增大。

新区对话:我们发现开车进浙大,只需要取一张卡。这一个简单的动作,代表了浙大的开放度。

叶瑛:开放很重要,一定要让人知道,浙大舟山校区是舟山人的浙大。浙大与当地的互动,不一定局限于开办讲座。沟通可以是座谈的形式,也可以是喝茶的形式。作为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很需要和当地形成互动。互动机制的成功建立,能受益的不止是舟山,还有浙大。但如果没有好的互动机制,舟山还是舟山,浙大还是浙大。浙大舟山校区要做舟山人民的浙大,浙大非常欢迎大家“带着问题”来喝茶、聊天。

来源:舟山日报 2017-05-11

作者:唐兰 摄影记者:沈汝汝 通讯员: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