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首页  |  学院动态

[科研] 海洋学院水下滑翔机海试小组赴南海海试

作者:洪洋 发布日期:2019-04-03 访问次数:736

001.jpg


002.jpg


003.jpg


3月25日至4月3日,海洋学院水下滑翔机海试小组乘某测量船赴南海西沙群岛海域,对2台水下滑翔机进行了性能试验及海水水文要素测量工作。海试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在东极岛近海海试后,水下滑翔机海试小组首次在南海海域来战试验工作。

3月25日早7时,试验母船徐徐离港。在前往试验海域的航行期间,水下滑翔机海试小组成员与其他随船人员就海洋环境测量仪器的使用及管理进行了交流学习。其中,物理海洋与遥感研究所宋丹老师以“大气、海洋环流和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为题,为随船人员做了两次专题讲座,阐述了开展海上现场观测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报中的重要意义;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赵洪洋作了关于水下滑翔机知识的专题讲座,介绍了水下滑翔机的工作原理、背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基于水下滑翔机的海洋观测网、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以及海试实施方案。

经过前期的调试和操演,3月29日下午14时,2台水下滑翔机相继布放下水。为便于对随机搭载的温盐深仪(CTD)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2台滑翔机的测量剖面间距1000米左右。在滑翔机水下航行期间,通过GPS定位与铱星通信,实时地对其进行了监控和数据传输。3月31日早6时,2台滑翔机相继回收。测算显示,2台滑翔机总航程近100千米,历时40小时,各进行了17个1000米水深的垂直剖面测量,其中最大实际潜深为1008米。搭载的CTD采集并获取了滑翔机航行轨迹上的海水密度、温度和电导率,经与常规CTD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滑翔机采集的数据可靠。

此次海试实现了对水下滑翔机执行深远海测量任务能力的检验,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是一次科工结合进行协力配合作业的实操演练。

(文 洪洋/摄影 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