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舟山晚报] 摘箬山岛迎来“海上硅谷”时代
从定海出发,船行约40分钟,摘箬山岛的轮廓渐渐清晰。东岙码头上,两台傲然耸立的风力发电机组和浙大外海实试基地综合楼,彰显着这个曾被遗忘的小岛如今的“科技含量”。 远古时期,摘箬山就是一方“热”土。 1.2亿万年前,古火山的喷发、崩塌、风化、雨蚀,形成了摘箬山这个典型的破火山岛。
如今“全国首个科技示范岛”已成为它的另一个名字,一个科技引领、创新推动、文化集聚的海上“硅谷”正冉冉升起。
海岛名片
摘箬山岛是典型的破火山群岛,此山形奔跑中的大象,古称象岛。岛屿面积2.7平方公里,山高215米。岛呈南北走向,长2.26公里,宽1.01公里,陆域面积2.3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27公里,最高点海拔215米,岛的顶部还有一个死火山口。
岛上水量较为充沛。岛上的山脉走向,使岛上建筑基本不受台风的影响,同时,水深条件是舟山各岛中最深最好的,深水区也是国际航道所经处。
被定格的安静时空
摘箬山是一座被绿色覆盖的小岛,空气湿润清透。沿着唯一的一条水泥路慢慢走入岛的深处,散落两边的民舍陆续出现。
87岁的老人付小娘坐在家门口,一坐就是一上午。几间石屋、几亩田、一片海……就是老人和老伴生活的全部。
“这里是北岙,连我们两在内,总共不过几人。”老人告诉记者,岛上共有三岙,分别是东岙、西岙和北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个岙都很热闹。“我们北岙最多时有近200人,那时去种田,四五十个壮劳力相约出发,浩浩荡荡,就像赶庙会一样。”
在老人的印象中,那时的岛上,一艘小木船是岛民的标配。“要上城里就得驾着小木船,装上木柴、鱼货等划上一两个小时,到城里换取肥皂、毛巾等生活物资。”老人回忆说。 随着学校的搬离,渐渐地,岛上的居民为了孩子也纷纷搬离小岛。东岙、北岙仅住着几户人家,西岙则几乎成了空村。
没有商业符号,没有汽车,没有街道,没有钢筋水泥,没有喧闹嘈杂,这里仿佛一个被定格的安静的时空。
十年修路只为引客来
在为数不多的岛民中,68岁老人陈方德是“头衔”最多、工作最忙的一个:护林员、树雕爱好者、旅游讲解员、村庄管理员。
走进他的小院落,就见到堆满了造型各异的树根、各色奇石;地上、桌上、床上、柜子上、横梁上,摆放着他的根雕作品,龙、虎、海豹、仙女……各种形状,稀奇古怪。“都是我从山上捡来的。”这些都是陈方德的“宝贝”。摘箬山是一个破火山口,这也让他对发展岛上的旅游十分看好。
十几年前,为了开发旅游,政府决定先修路,搞好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搞起来。这可急坏了陈方德:水泥路一天不修通,岛上就一天不会来游客。
于是,他开始了义务修路。这一修,就是十几年。从东岙一直通向北岙的3公里盘山路,就是老人一个人一把锄头一双手义务修起来的。
修完了路,老人也没有清闲下来。每天一大早,他就开始忙碌着打扫码头、巡山护林,有游客来,他还顺便担任起讲解员。
到2011年,摘箬山岛上的环岛公路已经修了一多半,交通不便的历史也一步步改观。
尽管早在2005年这里就吸引了旅游公司开线设点,但“原生态”的吸引力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几年下来,上岛的游客依然寥寥。
摘下“草帽”,戴上“科技金帽”
2009年,小岛又迎来了它的“新生”。当年5月,舟山以“零租金”的形式支持浙江大学在摘箬山岛开展科技活动,全国首个科技示范岛在这里确立。
在北岙与小摘箬山之间的海域,三座硕大的火红色海流能发电平台正平稳运行。“这就是浙大海流能发电试验电站,从流动的海水中获取动能发电,可以看成是一个倒插在海底的风机,海水就是天上的风。”随行的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洋试验站的工作人员孙瑜霞介绍道,机组已经成为国内累计发电量最大的海洋能发电装备和国内唯一得到中国船级社试验见证的海洋能发电装备。
在浙大外海实试基地综合楼,浙江省可再生能源电器装备系统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唐仲英智能电网运行研究中心等就设立在这里。“岛上可不止有海流能发电,而是建立了一个风光储能海岛微电网系统,集海流能、风能、光伏能、储能等海岛新能源发电为一体,体现多种海洋能源集中发电、供电的自治电力运行系统,也是目前国内具备海洋能源最多形式集中发供电的示范系统。”孙瑜霞说。
船围绕着岛行驶着,目之所及,就看到不少“高科技”:北部海域,海洋工程浮式试验平台锚泊运行;外海实试基地,遥感观测系统不停刷新着周围海域的卫星监测数据;海底技术系统试验场,各类传感器时刻紧盯着海面下的海流动态……
这座小岛上,建立了一个个实验室、试验场,有关海洋科学与海洋工程的新知识、新项目、新课题、新技术、新发明,载着进军海洋的光荣与梦想,火山岛与现代科技开始了一次次对话。“自2011年3月启动建设至今,目前已有十余个项目投入运行。”孙瑜霞告诉记者。
打造科技旅游
原汁原味的老房子、天蓝海阔的美景,一度给摘箬山岛带来了“海上仙岛”的美名。
随着摘箬山还有科技示范岛的建设,也让人们更加期待摘箬山的旅游发展。无论是五联村还是环南街道的相关负责人,都有一个明晰的定位:要和浙大的资源相整合,打造科技旅游。 “只是目前岛上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到位,下一步,等条件成熟,我们将以科技旅游为依托,以原生态的民宿为基础,进一步开放摘箬山的旅游潜力。”望着东岙村边的一片芦苇荡,环南街道渔农科工作人员汪银芳思绪万千,“岛上像这样的芦苇丛很多,也很美,我们打算把这些荒废的田地利用起来,打造成小湿地。”
沿途有不少沼泽湿地,自然生成一片郁郁葱葱的芦苇丛,海风吹起,苇絮飘飘,偶尔,芦苇深处传来几声水鸟清脆的鸣叫,阳光下,小岛铺展出一幅写意的水彩画。
(记者 朱丽媛 通讯员 高楚清 文/摄)
《舟山晚报》201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