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首页  |  学院动态

[综合] 海洋学院通识课程走进良渚古城遗址

作者:李川 厉子龙 发布日期:2019-11-08 访问次数:514




11月4日,海洋学院厉子龙教授和地科学院金平斌教授带领70余名本科大一学生,前往位于杭州市的良渚古城遗址,开展了通识课程《旅游地学与国家公园学概论》的课间野外实践活动。

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其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考察期间,师生集体观看了良渚古城遗址的宣传片,依次考察了南城墙遗址、雉山观景台、莫角山遗址和反山王陵。在厉老师、金老师和良渚遗址管委会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学习了解了良渚古城遗址的土城墙铺设与堆积石块、宫殿、内城和外城空间结构和布局、水利系统工程、良渚文化时代的测定、王墓陪葬器具等,并饶有兴趣地展开交流和讨论。

《旅游地学与国家公园学概论》是由海洋学院负责。此次课间实践考察,加强了同学们对于地学旅游资源的感性认识,提升了对位于家门口的良渚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落实了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任务。

(文 李川 厉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