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综合] 停课不停学,线上课程带来全新体验
按照“按期开课,延期返校”的要求,自2月24日起,学院通过“五个全覆盖”,即“课程助教全覆盖、技术指导全覆盖、网络听课全覆盖、人员巡课全覆盖、课程调查全覆盖”,切实保障网上教学平稳有序开展。开课以来,学院顺利开展本科生课程直播76门次,录播4门次;研究生课程直播64门次,录播4门次,参与教师近50人,并在不断改进中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各门课程学生网上到课率达到100%,部分课程实到学生数超出应到人数。
“网课很方便蹭课,看回放非常地赞!许多同学本来不知道有《海岸与近海工程研究进展》这门课,后来同学们相互推荐,许多人便选了这门课。”相较于传统授课,线上教学实现回放功能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19海工硕士三班刘东阳介绍说,“回放不仅仅可以补救漏听的情况(比如从第二节开始蹭课但第一节没听),如果课程不能当堂理解,通过回放进行复习和笔记记录也是非常棒的”。
“经过一周的‘学在浙大’网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网课相比于传统课堂的优越性。当某个地方没听懂时,还可以在课后通过不断观看课程回放的方式来巩固所学习到的知识,另外‘学在浙大’平台丰富的功能也为我们保质保量完成日常教学任务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撑。”19海工硕士三班许鲍昕认为网课的回放功能更能有利于巩固知识。
对于非全日制的学生来说,线上教学避免了异地奔波,“由于是异地,平时上课都要赶到学校来听课。现在有了网课,在家听课,更加方便高效”。
“网络、声音画质均未发现问题,由于连麦耗时因此互动相对较少,建议后期可以以弹幕形式互动”,不少同学建议后期加上弹幕等互动形式来增加线上课堂的趣味性。
相对于学生们,老师们对网上授课起初心存几分忐忑。“平时上课对着学生,有表情,有互动,可以比较清楚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把握课程节奏,但通过网络直播,对着屏幕,自己是否能把课讲好,学生上课效果是否会好,我还是有点担心。”海洋电子与智能系统研究所王华萍副教授怀着这种心情,提早开始熟悉直播软件,对着屏幕练习讲课,“看着熟悉的学生名字一个个进入直播间,仿佛像回到了真实的讲堂,那种忐忑的心情也就没有了,直播过程中,通过钉钉消息和QQ语音,跟学生的互动效果也不错”。
较平时传统模式上课,直播时教师无法关注到学生的状态,“基本以自我讲述的形式,连麦耗费时间,互动比较少,互动主要靠互动面板同学们打字输入,监督不了学生学习情况,主要靠学生自律自觉”,物理海洋与遥感研究所贺双颜副教授对学生们的上课自觉性心存担忧,希望通过增加互动渠道来监督学生的听课效果。
“直播形式授课对教师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学设计的改进,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海洋工程与技术研究所黄慧副教授认为线上课程在征得任课老师同意后加入课程直播群,并可以多次回放教学视频,解决多校区的物理空间问题。
疫情防控是一次大考,高质量地推动在线教学也是一次考验。启动线上教学两周以来,老师在设备和上课方式上不断摸索和改进,以提升课堂互动性。为了更好的掌握了解网络开课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网络课程建设有关情况,学院安排了每日的课程信息反馈统计、网上教学问卷调查等相关工作。停课不停学,安心教,安心学,期待疫情过后重回教室。
(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