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首页  |  学院动态

[浙江大学报] 秉持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这位“伴读”超用心

作者:马宇丹 发布日期:2020-05-20 访问次数:336


“能当浙大学子的老师,我觉得自己很荣幸。”“我不是‘你要学的我都会’的老师,而是‘陪你一起学习’的伴读。”今年是李爽在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任职的第八年,这位热衷于开展教学科研的专业教师,始终秉持“因材施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她的“伴读”事业也蒸蒸日上。

专属教材+课堂护照  因材施教有新玩法

教学过程中,李爽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她认为,教学工作不仅要“做好前台服务”,告诉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还要“亮后台”,告诉他们课程设计的初衷和目的,让学生成长为“自己的老师”。

在李爽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一本独一无二的教材。学生需要在她提供的课堂讲义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学习进度,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当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也完成了一本凝结着自己思考的教材。这本教材是学习的工具,也是学习的财富,学生的“学习财富观”得以树立。

李爽的讲义包含4+1模块。“前世今生”模块罗列了课程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点,系统学习过高等数学的学生可以直接略过,没有基础的学生也方便查询、现学现用,实现零基础引入。“天马行空”模块鼓励学生头脑风暴、发散思维。比如在讲解“上升流”概念时,李爽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水何时不往下流?”。“他山之石”模块引导深度学习,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空间,例如,虽然会引入前人的程序代码,但同时会为对编程感兴趣的学生留下科研空间。“按部就班”模块则满足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需求。除了这4个模块外,李爽还特别设置了“亮后台”模块,重点说明教学设计,让学生们了解“伴读”是如何准备、加工素材,又采用了哪些教学理论。

除了专属教材,课堂上的学生们还拥有“课堂护照”。顾名思义,“护照”教学法借用了国际交流的护照及签证概念,以主动学习和兴趣引导为目标,实现了整体调整与个体关注相结合、混合式学习和过程式考核相结合。

在第一节课上,李爽会带领学生制作纸质“护照”。护照的第一部分包含姓名、照片、导师科研方向、课堂小组名称、小组选题名称。第二部分为课程线上资源汇总。第三部分为考核方式及组成,包括课堂小组报告自评分规则明细。第四部分包含课程大纲,每次课程关键词、课堂互动空间、个性问题空间。第五部分为学生互评空间。第六部分为给主讲教师的改进建议。学生需要全程携带护照上课,小组报告预演时持护照获得通过方可进行小组课堂报告及自评分。

李爽独创的“护照”教学法,全程呼应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和要求。她会根据学生第一部分的背景信息,提供与他们基础难度相宜的题目。第二部分则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专题,自己控制进度。第三部分可有效帮助李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

这部分页面分为左右两栏,左边为“已懂”,右边是“存疑”,在学生进行小组报告的同时,李爽会走下讲台逐一检查护照,对频繁出现在存疑区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讲解,对个别出现的疑问进行点对点解释。

护照的最后,李爽会要求学生写下对她授课内容和方式的批评意见,并提出改进方法。每年200多份反馈,李爽会逐一认真翻阅,总结思考。不过,面对学生们的“要求”,她也不都是照单全收。比如,每年都有一小部分学生反映“老师语速太快”,但是李爽并不是简单地“降低语速”,而是建议这部分学生课前通过慕课预习,课后对有疑问的知识点单独提问。“感觉我语速快的深层原因是基础相对薄弱,而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的。如果我只是单纯降低语速,会让另一部分同学感觉节奏太慢,提出相反的意见。”她解释道。

自学理论+巧用技术  激发兴趣有好方法

2012年,李爽加盟浙江大学。在走上三尺讲台前,她的心里犯起了嘀咕,“做得了研究不代表讲得好课,绝不能把课堂变成‘学术报告厅’。”为了弥补未曾接受过专业师范训练的缺失,李爽花了大功夫自学教育学,并不断用理论指导实践,将先进的教学范式引入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她习惯在学生面前自称为“小爽老师”,并经常走下讲台,跟学生近距离地互动交流,甚至在自编教材中加入了以自己为原型的卡通形象,通过“拥抱”“点赞”等手势进行正向鼓励。“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走来的,深知学生课业压力之大。”李爽说,她喜欢“蹲下来跟学生讲话”,而她的工作实质上是,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这门课最有价值的内容,节约他们前期搜集资料、筛选重点的时间,从而帮助他们更高效、更高质量地完成学习目标。“我是教育学领域的‘新手’,学生是海洋科学领域的‘新手’,我们更像是是向着同一目标努力的伙伴。”

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是李爽的新武器。“在全民普及线上教学的背景下,做好新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比单纯学习技术更为重要。”为了了解并思考线上教学,她“神农尝百草”般接触各种线上教学方法。自己录制慕课,也同时在线上学习多门慕课。两种角色的尝试,使她上课时更能与学生“共情”,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不过她也强调,教学设计比教学工具更重要,我们不能为了使用工具而使用工具,而是要面向教学最本质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用。

比如,“如何消灭低头族”是很多老师遇到的难题,这个问题在大班教学中尤为严重,于是不少老师要求“禁止手机上桌面”。但是李爽却反其道而行之,即使是面授课程,也经常会让学生通过“雨课堂”来回答问题。李爽说,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放下手机”,而是“不玩手机”,借助“雨课堂”占用手机后台的特点,实际上实现了抢夺学生注意力的最终目标。

希望浙大的学生永远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这是李爽的期盼。在授课过程中,她不仅带领学生了解现象背后的理论、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希望培养他们的思考力和批判力。

比如,在讲授“双扩散”理论时候,她从“冰手指现象”引入,通过“启发式”“互动式”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在体验实验中理解这一原理。不仅如此,她还打破学科壁垒,用相同理论基础的交叉学科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双”的本质,逐步建立海洋混合的理论知识体系,为后续灵活运用奠定理论基础。“教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伴读和有效的组织者,而非基于认知学习的知识传授者。”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李爽说,她会继续深耕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愿与学生共同成长。

(马宇丹)

《浙江大学报》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