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术进展
[学术] 海洋学院博士生研究成果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
海洋学院滨海蓝碳研究团队在蓝碳生态系统对环境中微塑料颗粒的捕获效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学术论文“New Insights into the Microplastic Enrichment in the Blue Carbon Ecosystem: Evidence from Seagrass Meadows and Mangrove Forests in Coastal South China Sea(蓝碳生态系统对微塑性富集的新认识:以南海海草床与红树林的证据为例)”,近日在化学与环境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
由于塑料制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过度使用,海洋中积累着大量的塑料垃圾,严重影响海洋生物的健康与发展。微塑料颗粒已成为近年海洋环境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兴污染物。微塑料在海洋中的归趋问题也成为了研究热点。蓝碳生态系统(如海草床、红树林、盐沼地、海藻场等),在海洋中能够固定和储存大量的微碳颗粒,是一种重要的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资源,但目前其对微塑料颗粒的捕获、储存能力和机理尚未明晰。
海洋学院蓝碳研究团队联合南丹麦大学、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和国家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在广西防城港、北海竹林和沙田的红树林(主要物种为白骨壤和桐花树)、海草床(主要物种为矮大叶草、喜盐草和贝克喜盐草)和无植被光滩中采集沉积物样品,测量了其微塑料含量和性状、有机碳含量等。
图1 野外采样点位图
研究发现,红树林与海草床沉积物中皆观察到微塑料颗粒存在,三地微塑料颗粒含量为17.68 ± 8.10 至 611.75 ± 81.52 颗每千克干重沉积物。红树林(白骨壤)比海草床(贝克喜盐草)富集更多的微塑料颗粒,其中贝克喜盐草为主的海草床能富集微塑料颗粒达1.9和4.1倍,而白骨壤为主的红树林则可高达17.6倍。相对于无植被光滩,贝克喜盐草为主的海草床捕获的微塑料颗粒在颜色和尺寸等特征上更为多样。
沉积物中微塑料含量与有机碳颗粒含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86。这一研究为蓝碳生态系统中微塑料环境行为与其与有机碳颗粒捕获机理相关性提供了有力证据,并揭示了蓝碳生态系统中生活的丰富多样生物在微塑料污染方面的高暴露风险。
图2 蓝碳生态系统及无植被光滩的微塑料含量(*星号表示具有显著差异性)
图3 微塑料含量与颗粒型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
海洋学院海洋化学研究所2018级博士生黄宇洲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肖溪副教授为通讯作者;Marianne Holmer教授,博士生Kokoette Effiong、徐彩彩、胡景、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苏治南研究员和国家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焦少俊研究员为论文共同作者。这一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支持。
(黄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