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党建] 海洋学院党员师生赴南洞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5月31日,海洋学院“行舟悟史践初心 勇担使命创新局”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系列活动走进定海区干览镇新建村南洞红色教育基地。学院机关教工第一党支部、海资所教工党支部和海资所研究生党支部的师生党员一行40余人,在该基地火车广场开展现场研学,感悟红色基因,致敬“两弹一星”功勋,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进一步坚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决心。
位于定海区新建村南洞艺谷火车广场,停靠着一辆“功勋号”列车。她是在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特种列车,是运送“两弹一星”科学家从华东地区到大西北开展科学研究的专列。“当时浙江的一对科学家夫妻乘坐这辆列车到大西北搞科研,在一次实验当中因出现意外不幸牺牲了。后来他们的女儿又乘坐这辆列车回到浙江。”在新建村党总支副书记芦海峰的介绍下,海洋学院师生学习了解了该辆列车所承载的“两弹一星”精神背后的红色故事。
以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主题,学院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吴颖骏作现场党课。他结合曾在浙大求学或工作过的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四位杰出校友王淦昌、钱三强、赵九章、程开甲先生的故事,阐述了老一辈科学家身上所体现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他表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和他们身后成千上万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立足当下,我们每个人都要深刻领会“两弹一星”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聚焦“四个面向”不断提升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在推进海洋学科未来高质量发展上建功立业。
站在“功勋号”列车旁,师生交流分享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海资所叶瑛教授表示,科技创新事关国家的未来。我们在今后的科研定位、研究方向选择、奉献精神养成等各方面,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楷模,以不断的创新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海资所朱蓉副研究员对“两弹一星”功勋们扎根大西北默默奉献的壮举深表敬佩,认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不好好学习,要像老一辈科学家们一样追求精神的富足。海资所教工党支部书记金爱民副教授勉励研究生同学,海洋未来能否真正强大,与正在求学的海洋学子大有关系。要像袁隆平爷爷一样做好一粒种子,在海洋强国的主战场成长壮大。海资所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周绍斐同学说,老一辈科研人员用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科学研究不仅是探索未知的一个过程,更是为国家做贡献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要接过这把精神火炬,为国家付出甘之如饴。党政办乐夏瑕表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青年一代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要发扬光大这些宝贵的精神,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文 高楚清/摄影 缪濛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