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首页  |  学院动态

[澎湃新闻] 我国自主研发“水下直升机”海试成功,下潜深度超千米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9-06 访问次数:154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9月6日从浙江大学获悉,由该校牵头,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水下直升机”,8月27日至9月3日在南海完成海试验收,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

 用于海试的水下直升机 图片来源:浙江大学

“海试的样机形状像飞碟,直径1.5米,以电能为动力,有极强的机动性。扁平状的圆碟设计使机体水平方向的接触面积小,减小运动阻力,增加垂直方向运动的稳定性。”浙大海洋学院教授黄豪彩告诉澎湃新闻,之所以叫“水下直升机”,是因为它与直升机类似,可完成停机坪“起飞”“空中”悬停、原地360度旋转等,工作时从海底基站“起飞”,完成海底观测等任务后降落回海底基站充电、传输信号,实现海底基站间的数据等接驳,避免了敷设海底电缆的难度和成本。

水下直升机在海底成功与停机坪对接、入坞。图片来源:浙江大学

海试期间,团队对“水下直升机”的贴底(海底)飞行,海底停机坪“起飞”、降落与入坞,以及360度全周转向、定点悬停、无线充电、声学导航与追踪、布放与回收等进行了试验。验收专家组认为,海试验收中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任务书要求。据介绍,“水下直升机”的概念由浙大陈鹰教授等提出,是我国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自主无人潜水器,可长期驻留海底工作,有自由“起降”、定点悬停、全周转向和贴底航行等常规AUV(无缆水下机器人)难以实现的功能,可用于海底移动观测、资源勘探、区域巡航与探测、管线监测与维护、救援与打捞、考古,以及海洋牧场和海上风电智能运维等。

“我们是受直升机的启发,为提高潜水器的机动性能,丰富工作模式提出的‘水下直升机’。”黄豪彩表示,传统的无人潜水器基本适于海洋上层水体的观测与作业,而“水下直升机”可长期在近海底观测作业。海试成功证明了技术可行,也发现“停机坪”布放难度较大等问题,为进一步发展研究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