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术进展
第二期青年学术沙龙聚焦“台风风暴潮与防灾减灾”
台风风暴潮是影响我国最主要的海洋灾害之一,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做好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对我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学院在“台风风暴潮与防灾减灾”方向具有较好的学科基础与研究积累,为进一步加强学院青年学者在该方向的合作研究,促进学科交叉,3月15日,海洋学院2022年第2期青年学术沙龙聚焦“台风风暴潮与防灾减灾”主题,7位老师分享了各自在该方向的研究情况,并与参加活动的30余位师生展开深入交流、讨论,分析台风风暴潮成灾机制、探讨减轻海洋灾害的有效途径、提出防御海洋灾害的对策建议。
贺治国教授介绍了“台风风暴潮数值计算分析与防灾减灾”相关研究进展,针对台风风暴潮动力灾害过程,建立了高分辨率天文潮-风暴潮-海浪耦合数值模型,岸滩侵蚀的水-沙-床耦合数值模型,以及海岸带漫堤淹水与暴雨洪水灾害的快速预警报数值模型。
李培良教授围绕“台风与风暴潮预报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台风预报预警中挑战,提出了加强台风过程监测,建立了同化耦合模型的应对方案。
杨续超教授分享了“基于精细化人口承灾体数据的台风风暴潮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该研究利用FVCOM模拟了舟山沿海台风引起的可能最大风暴潮,叠加高分辨率的人口承灾体数据后进行了精细化的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
焦鹏程研究员介绍了“台风灾害下跨海桥梁结构动力响应智能监测感知系统”,这是一种跨海桥梁在极端海洋环境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实时无线监测感知系统,针对台风风暴潮对大型海洋工程的影响,可实现海洋工程防灾减灾。
白晔斐研究员以“舟山群岛台风灾害影响及近岸防治”为题,通过实景调查资料呈现了2021年第六号台风“烟花”对舟山群岛近岸造成的洪涝、漫滩、滑坡、泥沙侵蚀、岸防设施损毁等灾害影响,并介绍了立足于舟山台风灾情而开展的台风海况综合预报和决策系统、抗台风护岸工程研究、和抗台风渔业养殖设施研究等工作进展。
宋丹副教授分享了他在“台风引起的海表‘显著’降温现象研究”中的成果,提出了在台风影响下的海表降温的“显著”标准,初步揭示了海表显著降温与台风强度、台风移速和海洋初始状态之间的关系。
顾艳镇副教授在“台风灾害数值模拟预报与分析”报告中介绍了基于国际主流的多种海洋-大气数值模式构建一套业务化运行的海洋环境应急预报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台风及风暴潮过程等的精细化预报,同时介绍了他在台风过境期间次表层海温多时空尺度异常及机制方面取得的研究新进展。
据了解,学院今后将进一步围绕“台风风暴潮与防灾减灾”开展跨学科交流,组建优势交叉团队,为服务国家、地方提升海洋灾害综合应对能力,减少台风风暴潮灾害损失做出贡献。
(齐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