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
种瓜点豆 劳动育人——海洋学院“求是农场”劳育课开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中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4月19日,位于舟山校区西南角的“求是农场”,海洋学院200余名师生员工正在种植当季蔬菜瓜果等农作物,除草、翻地、施肥、种植、浇水……一片热火朝天的春播景象。
这是海洋学院师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场景。遵照《浙江大学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海洋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目标,立足校区实际积极探索特色劳动教育模式,充分挖掘和开发校内劳动实践资源创建“求是农场”,把劳动教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舟山校区西南角有一块预留待建地,在学院总务部门的带领下,校区后勤物业员工利用工休时间,对这块地持续进行开荒平整、土石分离、田地起垄等工作,共开发出千余平方米的“试验田”,为师生开辟了可以开展种植管理实践、土壤改良研究等劳动实践的基地。
3月中旬,由海洋学院工会与总务部、学生思政工作部联合开展的“诚实、简约、和美”求是农场农艺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先期面向全院师生推出田垄认种活动,得到师生们的积极响应,60余块田垄很快就被大家以党支部、团支部、内设机构、研究所或课题组等为单位,一抢而空。
4月19日,“求是农场”正式开种。海洋学院党委书记王瑞飞带领200余名师生走进“求是农场”田间地头。在简朴的开种仪式上,王瑞飞对师生们说,参加劳动,不但能够培养人的美德,使人谦逊、踏实,还能促使手脑并用、身心协调,提高观察思考能力,激发科研灵感。希望广大师生通过亲历实际劳动过程,不断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收获劳动喜悦、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为帮助师生熟悉掌握劳动技能,更好地将农技知识转化为“手头功夫”,现场配备了由农技师、后勤园林员工组成的志愿指导团队。正式下地前,来自舟山本地的农技师,向师生讲述了栽种之前整地、开沟、种植的基本知识,并就用农具、配基质、插幼苗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如果说翻地是体力活,那种植算是技术活儿了,纵横间距、开穴深度、拿锄头的手势等都有章法。在指导团队的指导下,师生们动手实践渐入佳境,除草、翻地、整地、开沟、施肥、种植、浇水等劳动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玉米、黄瓜、小番茄等6个品类农作物,一一种植到各个田垄。
在农场西北角的三垄土地上,海洋地质与资源研究所厉子龙教授团队的师生们,正在进行课题实验准备工作。该课题是在海洋学院与浙江交投矿业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结合舟山市科技局重点科研项目及浙江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酝酿而成的,旨在实现海岛大量石粉资源化利用与示范、盐碱地改良促进农作物高产。在运石粉改土的过程中,师生们实实在在利用起校园开展起科学研究!
苗叶迎风舒展,师生欢声笑语,在汗水和泥土中,师生们体验了劳动的喜悦。“求是农场劳动实践活动太有意义了!”“第一次撸起袖子种地,原来这也是一门技术活、体力活。”“看似寻常却辛劳,成如容易却艰辛。”“以后在学习工作之余看看田间地头,将是一种难得的放松!”
据了解,“求是农场”劳动实践活动为期3个多月。各种农作物播种好以后,师生们还要持续开展定期浇水、除草和配合做好追肥和施药等劳动管理工作,直到采摘收获。
“求是农场”劳动实践活动是海洋学院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从课堂教学、思政教育、实习实训、校园文化和创新创业五个方面全方位融入劳动教育,积极探索异地校区特色劳动教育模式。
海洋学院在培养方案中落实劳育要求,将劳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环节,认定了4门专业劳育课程。把劳动元素深度融入摘箬山岛海洋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规划,支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在舟山校区开辟了涉海项目、海洋科普、校园绿化、食堂、朋辈助教帮扶、校史文化宣讲等10余个劳动育人岗,为学生提供劳动锻炼平台。
(文 范凌风 高楚清 周亦斌 叶枫 钟晓航/摄影 张科威 林路佳 孙吉莉 张耀文 王英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