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学院动态

求是海洋学术沙龙聚焦海洋碳中和 院士专家建言

作者:齐静宇 高楚清 发布日期:2022-09-21 访问次数:663

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是由中国科学家牵头发起的重要海洋倡议。该计划聚焦海洋碳汇,致力于服务碳中和国家战略需求,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科技支撑。

作为参与高校,浙江大学如何更好地支撑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服务地方海洋碳增汇工作?在近日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东海实验室、海洋工程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海洋碳中和求是海洋学术沙龙上,与会专家学者就此展开思想碰撞,分享真知灼见,凝聚研究共识。海洋学院党委书记王瑞飞出席,海洋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梅德庆主持。

海洋碳增汇技术是关键

海洋人工上升流技术可主动增加碳汇即负排放,有望把我国近海养殖区从污染海域变为增汇场。海洋学院樊炜教授、江宗培副教授介绍,研究团队已在山东青岛鳌山湾建成了我国首个人工上升流负排放示范工程。团队所提出的人工上升流增汇新方案被纳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海洋与冰冻圈特别报告》和美国能源未来倡议组织(EFI)的《低碳路线报告》。浙江大学的人工上升流增汇平台也已列入ONCE国际大科学已规划和确定的合作研究平台。

海洋学院邸雅楠副教授做了立足浙江省发展蓝色低碳经济,在舟山嵊泗贻贝养殖区规划建设碳增汇示范基地的报告。她介绍,基地通过在贻贝养殖区布放人工上升流增汇装置,通过水动力调控促进海域内的水体交换,营造贻贝增产-碳增汇的养殖模式,预计增加贻贝产量10%以上,固碳量可达万吨级。

海洋学院潘依雯副教授介绍了海洋加碱增汇技术,该项技术在海洋碳增汇中拥有巨大潜力,获得了全球海洋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是海洋碳增汇方案中的研究热门,已成为ONCE大科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应在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启动大规模负排放生态实验,挖掘海洋巨大的增汇能力。

海洋碳增汇潜力巨大

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国际蓝碳联合研发中心主任吴嘉平教授团队主要针对我国的红树林、潮间带盐沼和海草床等,开展滨海生态系统碳汇遥感研究,他认为,实施我国蓝碳项目是助力碳中和的首选。要大力鼓励和拓展大型海藻养殖,急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保护和恢复本土盐沼和海草床生态系统。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叶观琼副教授围绕蓝色碳汇管理,正在开展全球、全国以及区县各级尺度下的蓝碳生态系统的减排潜力评估工作。她认为,促进我国蓝碳保护与修复、发挥海洋碳汇潜力是未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海洋碳封存优势明显

会上,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姜羲教授作了特邀报告,向会议介绍了其团队在离岸碳封存方面的研究进展。该团队发展多尺度模拟方法并创新性地应用于CO₂地质封存中扩散及反应等过程的研究,自主研发CO₂地质封存技术、工艺与装备,并推动规模化发展,为CO₂地质封存关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海洋学院郑道琼教授团队主要从事海洋地质碳封存和微生物调控方面的研究。他介绍,团队在近年对我国滨海蓝碳系统开展的研究中,发现微生物新种资源50多个,阐明多种碳代谢调控机制,并为提升地质碳封存效率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其中微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驱碳的研究已在合作企业开展中试试验。

推进海洋碳增汇技术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高翔表示,浙江作为海洋大省,特别是在舟山,有必要评估海洋碳增汇潜力,启动前期示范工程,推动相关碳捕集与增汇项目立项实施,推动群岛绿色产业发展,以期未来在海洋碳中和布局与示范中起到全国引领作用。他建议,结合浙江大学多学科优势,通过东海实验室、白马湖实验室等单位的紧密合作,成立相应研究平台,形成大团队,组织大项目,积极参与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推动海洋碳汇国际标准制定与增汇技术创新。

浙江大学陈鹰教授表示,海洋作为地表最大的活跃碳库,拥有巨大的碳汇能力和碳增汇潜力。ONCE主动增加海洋碳汇,既缓解减排压力,又保障经济发展,是支撑碳中和的两全其美之策。他建议,将海洋碳增汇技术作为东海实验室、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的重要研究内容,进一步建立相关研究平台,有组织地、团队式参与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同时将海洋碳增汇工作与舟山地方服务结合起来,支撑舟山市的碳中和战略,做出浙江大学和东海实验室应有的贡献。

舟山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海洋局、嵊泗县发改局、县经信局等领导,东海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和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与科研人员,以及线上近300名校内外相关人士参与了研讨活动。

(齐静宇  高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