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首页  |  学院动态

[舟山晚报] 浙大海院一位教授从深海带回的样本为发掘海洋生物与药物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作者:朱丽媛 高楚清 发布日期:2022-12-26 访问次数:101

“目前通过实验室纯培养、基因测序等方式,我们已经初步发现了比较新的微生物资源。”昨天,说起从6200多米深海海底带回的样品,浙江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助理、海洋科学系主任郑道琼非常兴奋。

今年11月10日,在首次中国-新西兰联合深渊深潜科考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务中,郑道琼搭乘“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克马德克海沟执行科考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202.1米。

6200多米的海底 有想出去走走的冲动 

“尽管去之前就知道有下潜任务,但眼看着潜器入水的瞬间,还是莫名激动。”郑道琼告诉记者。

今年10月6日启程,经过21天的航行,郑道琼所在的科考队安全抵达新西兰海域。他们将要“征服”的领域,是世界最深海沟之一的克马德克海沟,其最大深度超过1万米。“光从海面下到海底6000多米,就需要花大约2个小时。”郑道琼回忆,在深渊乘坐狭窄密闭空间潜器作业,这个过程于他而言“是人类在地球上最接近宇航员生活的体验”。

“尽管不用像宇航员条件那么严苛,但下潜前期,我们也都经过专业的培训,各个操作点都要熟悉。”潜水器刚刚入水的那一刻,他观察着窗外翻涌的气泡,内心的激动同样翻涌,“到海面以下200米前,是可以看得见光的。200米以下,就要借助‘奋斗者’号的灯光,可以看到发散荧光的生物。到海底,有很多种类的底栖和游泳生物,如海蛇尾、虾、水母等,或伏在海底,或漂浮着。”

下落的过程是平缓的。深渊海底的世界也没有起伏不平的山地,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荒芜和寂静。但这看似贫瘠的沉积物,在郑道琼看来,却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还有无尽的未知。“借着灯光,我看到这么深的海水依然清澈,让人有一种想出去走走的冲动。”他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

第一次深潜带回宝贵样品 让他获益匪浅 

在海底的6个小时中,郑道琼“跑”了三公里多,还当起了“矿工”,用机械手臂采集了深渊岩石、土壤和生物样品,这都是宝贵的样品。“也正是有了这些样品,才有我们现在的研究发现,这也将为我们理解深渊的生命演化与适应机制,发掘海洋生物与药物研究提供重要支撑。”这一趟深潜,对研究海洋微生物资源挖掘和基因组进化的他来说,获益匪浅。

挂在办公室墙上那张醒目的《下潜证书》,就是对他这次深潜的最好记录。“作为船上的固有仪式,通常第一次下潜的科考人员在上来之后,会进行浇水仪式。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下潜,所以中科院深海所给我颁发了这张证书,这对我来说非常有纪念价值。”他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乘坐“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进行深海下潜的师生已有七八位。去年,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洋地质与资源研究所青年教师吴涛乘坐“奋斗者”号下潜,到达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最深处,并在海底跨过太平洋洋壳和菲律宾海盆的分界线。

海洋科考过程中,科考人员要克服晕船、漂泊于大洋之上的孤独感和恐惧,有时要在恶劣的条件下完成科考任务,还要克服试验失败带来的挫败感,他们却从未停下脚步。“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广大科研人员积极围绕海洋强国等重要战略需求,更主动谋划原始创新和服务国之大者的信心。”他说。 

(作者:朱丽媛 高楚清)20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