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海洋技术大会
分会场|聚焦船舶海洋高端装备技术 分享研究进展 探讨发展方向
5月19日至20日,第六届全国海洋技术大会船舶海洋高端装备技术分会场报告会举行。“船舶海洋高端装备技术”为本次大会新增方向,来自各高校、科研机构的22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就船舶海洋高端装备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充分交流分析意见,探讨发展趋势,助力我国船舶海洋高端装备技术的科学健康发展。
浙江海洋大学杨灿军教授、杨堃教授、浙江大学吴世军教授担任召集人,吴世军教授、刘贵杰教授、杨堃教授先后主持报告交流会。
杨灿军教授应邀作了题为《海洋养殖装备智能化技术研究探索》的主题报告。他从海洋养殖生态系统环境和海洋生物两个主要研究对象出发,介绍了如何促进海洋养殖生态系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结合海洋养殖生态环境智能监测技术与海洋养殖装备智能管控系统,开展的海洋养殖装备智能化技术的研究探索。他还介绍了浙江海洋大学无人船、智能投喂系统等智能化养殖装备方面的研究进展。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陶春辉研究员以《深海硫化物勘探方法与技术》为题作交流报告。他基于丰富的海底资源背景,介绍了国际海底资源和洋中脊热液循环系统,以及超慢速扩张洋脊热液成矿与富集规律的理论创新以及预测的探测技术方法等进展。
天津大学陈念众教授作了《结构健康监测数字孪生若干技术问题探讨》的主题报告。该报告提出了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健康监测数字孪生中“实时”的技术概念,包括监测数据、荷载计算、有限元分析、结构完整性评估以及运维决策等多方面的实时性要求。
中国海洋大学刘贵杰教授作了题为《水下机器热关键技术研究》交流报告。他系统介绍了自治水下机器人(AUV)和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以及团队在水下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方面进展、取得的成果及在海洋牧场智慧运维中的具体应用成效等。
会议期间,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科技处朱海荣处长、中山大学许亮斌教授、浙江大学吴世军教授、江苏科技大学卢道华教授、浙江海洋大学杨堃教授、河海大学毛亿研究员、浙江大学韩业辉教授、大连海事大学侯交义副教授、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金久才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陈卫星副教授、浙江海洋大学姜雪副教授及来自大连海事大学白晨朝博士后等分别作会议主题报告,分享交流了大吨位水下沉船的整体打捞技术、水声通讯技术、水下自主航行器作业技术、海洋安全平稳作业技术、海上5G通信技术、海上大区域场景应用技术、海洋中的电力电子技术、深水目标物的整体打捞技术与装备、无人艇、船用辅助决策系统及海上污染物检测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
来自浙江大学、河海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单位的研究生和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进行了报告展示。他们的报告围绕海上浮式风机、小型水下直升机、纤维系泊与吊装缆的测量技术、海底输氢管线等领域的最新动态,展现了船舶海洋高端装备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广阔前景。
(文 王昊秋 俞舒文/摄影 魏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