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学院动态

海洋大讲堂 | 张体军:南极科考的“冰与火之歌”

作者:肖磊 齐静宇 邹飞鹏 发布日期:2023-12-22 访问次数:309

12月15日,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第55期海洋大讲堂在舟山校区举行。本期论坛以弘扬传承“南极精神”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主题,邀请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首席科学家张体军,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浙江大学队员徐文教授作专题报告和分享,同时为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浙江大学海洋学院队员送行。“浙大海洋科创基地”舟山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会上揭牌。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发展委员会主席王瑞飞出席报告会并代表海洋学院向张体军颁发海洋大讲堂致谢铭牌。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锋向海洋学院科考队员授旗,并与舟山市科协副主席肖涛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院长张海生出席。

张体军是负责极地保障能力体系建设的中国极地研究战略科学家,他在“冰与火之歌----南极探险小史(1698-1922)及我国南极考察概述”的报告中,阐述了南极考察的重要意义,并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概述了发现南极、登陆南极以及南极点世纪之争的南极探索历史进程。张主任重点介绍了中国南极考察事业历程,他表示,从 1984 年国务院批准组成我国首支南极考察队至今,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已 39 次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相继在南极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建立起日趋完善的极地立体监测体系,为南极陆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演变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强调,“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南极精神”是中国科研人不畏艰险、执著探索、创新求实的真实写照,是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张体军还与海洋学院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勉励大家珍惜青春时光,以真才实学弘扬“南极精神”,艰苦奋斗,实干笃行,为我国极地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徐文教授作为负责南极罗斯海新站海域环境调查任务的科学家,代表浙江大学参加了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本次科考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精心组织和大洋队、新站队、长城站队的紧密配合下,浙江大学团队在罗斯海新站海域成功完成海底观测网和声学层析网试验及综合潜标布放,在长城站完成海底观测系统布放,有效探索了在南极冰间湖实施区域海洋长期时-空连续观测的技术手段。徐教授在报告中着重分享了在南极罗斯海特拉诺瓦湾(Terra Nova Bay)开展的声学实验,通过布放2套坐底声学节点,开展了声学数据采集、节点位置标定和声学通信实验,并结合气象、水文、船舶航行等环境数据对噪声特征进行了分析。这一批宝贵的环境和作业数据,将为我国建设以新站为基地的罗斯海综合海洋观测系统提供重要的借鉴。

会上,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浙江大学海洋学院队员代表王德麟研究员、王杭州副教授介绍了将要承担的科考任务,表示要传承弘扬“南极精神”,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珍视机会、不畏艰苦、潜心探索,顺利圆满完成各项考察、调查任务。

报告会由海洋学院组织人事部部长吴颖骏主持。海洋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党支部书记和师生代表等参加报告交流。

(文 肖磊 齐静宇/摄影 邹飞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