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中国大洋发现计划“大洋钻探巡回学术讲座”走进浙大海洋学院
4月19日,中国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China,IODP)办公室组织的“大洋钻探巡回学术讲座”走进高校第二站来到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吴怀春教授,崂山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传周研究员,中国IODP办公室主任、同济大学拓守廷副研究员等,为海洋学院师生作大洋钻探主题讲座,并与师生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探讨。
本次讲座也是第五十六期海洋大讲堂暨求是海洋学术论坛的重要活动,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锋为三位专家颁发了海洋大讲堂致谢铭牌。讲座活动由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李春峰教授主持。
吴怀春教授在题为“大洋演化的高精度时间表”的讲座中,阐述了高精度年代地层格架在大洋科学钻探中的重要性、高精度地质年代在解读地球历史中的关键作用。他结合中国南海大洋钻探的年代学研究,以对南海1143和U1505等站位开展的研究为例,讲述了在周期长、制作难、岩芯珍稀等重重考验下推进研究的故事,系统讲解了高精度年代格架在重建大洋演化中的应用,并分享了他参与大洋钻探的独特体验。
刘传周研究员在题为“打穿莫霍面:国际大洋钻探的初心与使命”的讲座中,介绍了“莫霍计划”的历史与失败原因,及其引发科学探索革命性改变的重要意义。他详述了大洋钻探五十年来的重大突破,指出大洋钻探技术的发展前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以及中国科学家将在国际大洋钻探中扮演的角色,鼓励师生以打穿莫霍面为抓手,开拓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拓守廷主任在“国际大洋钻探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从管理运行的角度展示了大洋钻探的发展历程、国际现状及未来发展。他表示,中国正积极推动新一轮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上海临港正在建设的国际大洋钻探岩芯实验室,有望为实现中国多功能平台航次样品存储、国际科学界岩芯共享夯实基础。希望青年学子积极拥抱、参与开创大洋钻探的新时代,为在场的师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期间,三位专家还与在场师生展开了热烈互动,就如何参与大洋钻探、我国科学家更关注南海南部钻井站位的缘由、IODP古生物数据库建立的必要性、原位钻探的意义以及岩石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眼中莫霍面的划分异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解答。
“大洋钻探巡回学术讲座”走进高校活动由中国IODP办公室自2021年起组织实施,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介绍大洋钻探学术成就,中国I0DP办公室介绍大洋钻探计划的最新进展、如何参与大洋钻探等,让更多青年科学家和学生了解大洋钻探,积极参与相关研究。
(文 孙叶萱 张皓宇 范凌风 肖磊/摄影 章煜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