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海洋技术大会
分会场12 | 专题研讨海洋生态评估技术
作者:林春宇 叶观琼
发布日期:2025-05-22
访问次数:10
5月17日,第七届全国海洋技术大会水下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分会场活动举行。来自9家单位的9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海岸带碳汇与固碳、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在海岸带碳汇与固碳技术方面,韩广轩研究员团队揭示三类海岸带生态系统碳汇差异,提出“空天地”监测体系;白敏冬教授团队提出利用羟基自由基技术实现海底固碳的新路径,实现“碳汇”增益。在海岸带生态修复与保护领域,陈雪初教授团队以上海“鹦鹉洲湿地”为例探讨了受损生态系统修复路径;余静教授团队运用EwE模型评价和预测,为黄河口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依据;胡文佳正高级工程师团队提出“气候速度—生物多样性”双因子模型,首次量化中国沿海生态系统的气候响应机制;孙凯峰正高级工程师团队完成南海污染基线调查工作。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面,方秦华教授团队构建人海耦合评估模型,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推动监测数据向管理决策转化;孙翔教授团队成功量化红树林消浪效能和优化种植设计方案;李博教授团队揭示环渤海海洋经济韧性规律。
专家们表示,该领域未来将继续聚焦技术融合与智能化、跨学科协同,深化人海耦合研究,加强新污染物防控与深海生态评估,助力全球海洋生态治理。
(林春宇 叶观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