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首页  |  学院动态

浙大海洋学子首获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特等奖

作者:刘勋 宋轩昂 发布日期:2025-08-19 访问次数:10

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在武汉落幕。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参赛队伍凭借创新设计与工程技术实力,取得1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和2项二等奖的好成绩。其中,特等奖项为浙大海洋学子首次获得。

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竞赛,代表了国内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大学生创新竞赛的最高水平。本届赛事共有来自全国近400家单位的3345支队伍、16000余名学生参赛。

在本次赛事中,由海洋学院张大海教授和钱鹏研究员指导,硕士研究生刘怀楚、宋轩昂、王鑫辰、刘海、嵇敏君等完成的作品“组网型多自由度波浪能发电装置”荣获A类新概念设计赛道特等奖,硕士研究生邓健斌、张保申、章不凡、王奕为完成的参赛作品“‘胶囊’一体抛撒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获得A类新概念设计赛道二等奖;由海洋学院王赤忠教授指导,张钰鹏、赵玥、杨书恒、覃运、张琨皓等完成的A类新概念仿生潜水器作品获新概念设计赛道二等奖;由海洋学院安新宇副研究员、齐小康研究员和竞赛导师刘勋共同指导,本科生周云帆、韦继成、王浩源、张琨皓、高瀚等完成的作品“铜锅甲鱼”荣获B类水下组一等奖。

“组网型多自由度波浪能发电装置”针对当前深远海岛礁和“智慧海洋”仪器海上平台缺乏有效的能源长期稳定供给手段,提出了一种新型蜂窝组网型多自由度波浪能发电装置。该装置以能源获取与供给、能量转换与组网、分布储能与汇集发电为突破目标,以复杂水下环境能量消纳管理智能控制技术为支撑,重点突破了高可靠多自由度波浪能发电、分布式液压传动高效转换、蜂窝状拓扑组网稳定运行等关键技术。该装置的设计研究可为未来实现智慧海洋精准感知仪器的原位长期供能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刘勋 宋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