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赴福建社会实践团队乘坐厦门大学“海洋2号”科学考察船进行了厦门海域海上考察,并参观了厦门白海豚救护基地。
出发前,在厦门大学相关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初步掌握了出海考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了解了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现状。科考船行使途中,指导教师耐心讲解了包括海洋生物取样、海洋化学元素分析在内的多种海洋考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指导同学们如何正确穿戴救生衣等技能。随后,海洋2号停靠在了浅水区,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在老师的带领下实践了各种基本仪器的操作方法,对海洋生物采样和海水分析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海上考察结束后,同学们来到了位于厦门西海域的火烧屿,参观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大家近距离观察和接触了救护基地的两头白海豚。岛上的两头白海豚都通体黑色,还处在幼年时期,到了青年时期后周身会出现粉红色斑点,到了老年会通体偏乳白色。同学们还参观了白海豚科技馆。据介绍,火烧屿上的白海豚科技馆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白海豚为主题的科技馆。科技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同学们介绍白海豚,并展示自己在海上拍摄到的白海豚的照片。当展示到一张照片时,工作人员特别激动,“你们看,这张照片上的白海豚,这只白海豚的上颚被船的螺旋桨给打断了,之前也有不少摄影爱好者拍到了。不过这只白海豚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我给它取名为‘豚坚强’。”管理员的一番话,让同学们陷入了沉思,引发了大家对白海豚生存情况的担忧。
通过一天紧张而充实的考察活动,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白海豚的过去和现在,更加体会到保护海洋的意义所在,明白了保护这群“海洋国宝”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附:中华白海豚简介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也是我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各地学者都称白海豚为“印度太平洋驼背豚”,而“中华白海豚”只是香港及中国居民给它们的本地称号。
在世界范围内,中华白海豚在东自澳大利亚北部和中国南部近岸,经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洋的沿岸水域,到非洲近岸都有发现,它们栖息于热带和温暖带的沿岸海域,进入潮间带的红树林,河口和江河。
在我国范围内,中华白海豚栖息在大陆沿岸水域,南起北部湾,北达长江口,在北部湾、珠江口和香港、厦门、金门附近的水域常年可见,澳门附近海域也曾见到。
目前,厦门海域和珠江口是我国中华白海豚的两个重要分布区,其中厦门海域白海豚种群约80头。1997年8月,厦门建立了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厦门百姓称白海豚为“镇港鱼”。
中华白海豚是哺乳类动物,能够恒温、用肺部呼吸、怀胎产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儿。
白海豚身体修长呈纺锤型,喙突出狭长,性成熟个体体长2.0-2.5米,体重200-250公斤。在不同的生长期,体表颜色有所不同,幼仔时身体成浅灰色,青壮年身体带黑斑,老年身体呈乳白色,运动时则呈粉红色。
白海豚呼吸孔呈半月形开放于头额顶端,呼吸时头部与背部露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发出“Chi-Chi-”的喷气声,呼吸的时间间隔很不规律。
成年中华白海豚上下颔共有锥形齿125-135枚,其功能不在咀嚼,而是在于捕食。中华白海豚最喜欢吃的是狮子鱼。
白海豚的眼睛较小,位于头部两侧,眼球黑色,视力较差,其辨别物体的位置和方向主要靠回声定位系统。白海豚的这种功能已经被生命科学部门和军事部门进行仿生学研究。